第四節 如何掌握正確的浴足療法(1 / 1)

浴足療法是用藥液泡足洗腳,或者輔以足部穴位按摩,來防治疾病的一種自然療法。

1.治病機製 足部是足三陽經和足三陰經交接之處,分布有許多重要穴位,例如湧泉、大敦、太衝、太白、行間、太溪、昆侖、照海等。因此,經常用溫水浴足,反複按摩雙足,再配合具有溫經、活血或者清熱除溫作用的中藥泡足,不僅能保護足部,而且能改善微循環,調整髒腑功能,防治疾病。

中醫認為,足部是整個人體的縮影,各個髒腑器官在足部都有相對應的區域。春天洗腳,可升陽固脫;夏天洗腳,能除濕祛邪;秋天洗腳,可肺腑潤育;冬天洗腳,丹田暖和。

冠心病其病位在心、胸;與脾、腎也有密切關係。浴足並按摩足部可以活血溫經,改善血液循環,同時又可健脾溫腎。對冠心病有一定療效。浴足還可以調和陰陽,穩定血壓,緩解疲勞,提高抵抗能力。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2.浴足方法

(1)選取清潔的井水或自來水、河水。再根據中醫辨證施治原則,選擇合適的中藥;然後加水煎煮中藥,將藥液濾汁倒入瓷盆內,保持水溫在50~60℃。再讓患者坐正,將雙足浸入藥液中,同時用雙手搓洗,並按揉有關穴位,持續30分鍾左右。每日1~3次。浴足完畢,將雙足擦幹、保暖。墊高雙足,休息15~3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