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節 冠心病患者的主食療方(3 / 3)

用法:作主食食用。

桃仁茯苓糕

配方:桃仁6克,茯苓15克,紅花6克,麵粉200克,白糖30克,發酵粉適量。

做法:把桃仁用沸水焯透去皮、尖;茯苓切片,烘幹,與桃仁共打成細粉。麵粉、藥粉、紅花、水共揉成麵團,加入發酵粉,發好後,做成5厘米見方的糕狀。把糕放入蒸籠內,蒸15分鍾即成。

功用:活血化瘀,除濕健脾。適用於血瘀型冠心病。

用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每次食4塊。

兔肉餛飩

配方:兔肉100克,麵粉250克,雞蛋1個,黃酒、精鹽、味精、蔥花、澱粉、麻油各適量。

做法:將兔肉洗淨剁成肉茸,加入澱粉、黃酒、精鹽、味精、蔥花、麻油,打入雞蛋,攪拌均勻成餡。將麵粉和成麵團,擀成薄片,按常法包餛鈍。下沸水鍋煮熟食用。

功用:補中益氣,養心健脾。適用於心脾兩虛型冠心病。

用法:佐餐食用。

大棗粽子

配方:糯米1000克,大棗300克,粽葉500克,白糖80克。

做法:將糯米淘洗幹淨,在清水中浸泡2小時。大棗洗淨。粽葉用開水煮1小時,撈入清水中浸泡。取粽葉3片順排好,折成漏鬥狀,先放入些泡好的糯米,再放入3~4個大棗,上麵再放入糯米,使米與鬥口相平,然後折下粽葉包住鬥口,用線紮緊,即成粽子。將大棗粽子逐個碼入鍋中,倒滿涼水,水要沒過粽子,上麵壓一塊重物,將粽子壓實。蓋上鍋蓋,在大火上煮2小時熟透即成。

功用:健脾養血,寧心安神。適用於心脾兩虛型冠心病,對伴有失眠、便秘者尤為適宜。

用法:剝去棕葉,蘸上白糖當點心食用。

羊肉二豆麵

配方:黃豆粉200克,綠豆粉400克,羊肉500克,麵粉、醬油、精鹽、蔥段、生薑塊、花椒、大茴香、香菜、酸菜各適量。

做法:將綠豆粉和黃豆粉混勻,加水和成硬麵團,製成細麵條。羊肉洗淨,切成小塊,放入開水鍋中焯至半熟撈出,去掉鍋中原湯雜物。將醬油、精鹽、蔥段、生薑塊、花椒、大茴香及焯過的羊肉塊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用小火燉至肉熟爛為止。鍋上火,放水燒開,下入麵條。煮熟後撈出裝碗,澆上羊肉湯,放入燉好的羊肉、香菜末、酸菜絲及蔥花即可。

功用:健脾開胃,解毒利尿,溫腎助陽。適用於陽虛型冠心病。

用法:作主食食用。

洋蔥牛肉蒸餃

配方:洋蔥300克,麵粉500克,牛肉末250克,麻油50克,醬油50克,精鹽、味精、花椒、大茴香、生薑末各適量。

做法:將泡花椒、大茴香的水分3次攪入肉末內,待攪至濃稠時,分2次打入醬油,加入生薑末、精鹽、味精、麻油調勻,最後,將切碎的洋蔥花拌入肉餡內。用開水將麵粉150克攪燙、揉勻,另將麵粉350克用清水和製,與燙麵團揉好。然後擀皮包餡,將餃子碼入籠內,用旺火蒸8分鍾即成。

功用:溫陽益心,降壓降脂。適用於陽虛型冠心病,對伴有高血壓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者尤為適宜。

用法:當點心食用。

益壽雜麵

配方:黃豆粉3份,綠豆粉2份,豇豆粉2份,麵粉3份。

做法:將三種豆粉與麵粉和好,揉好,用擀麵杖軋成薄片,切成均勻細麵條,放入開水鍋內煮熟。食時配以炸醬、麻醬、澆鹵,或炒食均可。

功用:補氣強心。適用於氣虛型冠心病。

用法:當正餐食用。

玉米麵大棗發糕

配方:玉米麵500克,紅糖20克,大棗150克,麵肥75克,食堿5克。

做法:將大棗洗淨,放入碗內,加水適量,上屜蒸熟,取出晾涼。麵肥放入盆內,加水調勻,倒入玉米麵,和成較軟的麵團,發酵。待麵團發起,加堿和糖攪勻。將屜布浸濕鋪好,把麵團放在屜布上,用手蘸水抹平,約2厘米厚,將棗均勻地擺在上麵,用手輕按一下,上籠用大火蒸30分鍾即熟,取出扣在案板上,切成菱形小塊即成。

功用:健脾益胃,養心安神,降濁化痰。適用於心脾兩虛型冠心病,對伴有高血壓病者尤為適宜。

用法:作主食食用。

玉米南瓜餅

配方:玉米麵500克,南瓜1000克,精鹽、蔥花、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將南瓜去皮、瓤,洗淨後擦成細絲,放入盆內,加入玉米麵、蔥花、精鹽和適量水拌勻成稀糊狀。平鍋放少許油燒熱,用勺盛麵粉入鍋內,攤成餅形,烙至兩麵焦黃、熟透即成。

功用:補中益氣,降脂化痰。適用於痰濁型冠心病。

用法:當點心食用。

玉竹肉飯

配方:大米1000克,玉竹25克,瘦豬肉300克,青菜250克,蔥花8克,生薑末5克,精鹽2克,味精l克,白糖2克,黃酒10克,植物油25克。

做法:將玉竹用溫水泡過,用清水洗淨。將青菜洗淨,切成條,備用。將瘦豬肉洗淨後,切成肉片。炒鍋上火,放油燒熱,放入豬肉煸炒至水幹,加入精鹽、黃酒、白糖、味精、蔥花、生薑末,煸炒至肉熟,加入青菜炒至入味。把大米淘洗淨,下鍋,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旺火煮沸,倒入玉竹,煮至水將收幹時,倒入肉和菜,改用小火燜煮至飯熟透即成。

功用:補中益氣。適用於氣虛型冠心病。

用法:當正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