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資料表明,心絞痛與心肌梗塞多在睡眠中或早晨發作,其原因除了夜晚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使冠狀動脈痙攣等因素外,還由於經過一夜的呼吸、出汗、排尿等,喪失了大量的水分,使血液濃縮,有效血容量減少,冠狀動脈管腔相對狹窄,或血液通過濃縮形成血栓,使血管閉塞,導致心肌出現急性供血不足或痙攣而致病。尤其是中老年人的感受器功能逐漸下降,體內缺水而無感知。而休眠狀態下入體基礎代謝率處於最低潮時,更不易感受到。如果夜間注意保健,尤其注意夜間喝水,及時補足體內水分,減少血液黏稠度,可以防止或減少冠心病發作。因此,提倡老年人保健多飲水。多飲水而使體液充足,細胞活力充沛,自可健體、防病、益壽。
冠心病人睡前宜在床頭備好水,最好喝3次,臨睡前半小時喝一杯溫開水,以降低血黏度,增加晚間血液流速,溶解血栓等。在深夜醒來時也要主動喝上第二杯溫開水。特別是出汗多或腹瀉的病人,更需要喝水,給機體補足水分,以緩解病情。喝第三杯“安全水”,應該是在清晨起床後做的第一件事。因為清晨最容易發病,有許多冠心病病人在起床後2~3小時內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和腦血栓。其原因是病人體內水分不足,此時及時喝杯溫開水,不但利於改善髒器循環與供血,亦利於胃腸和肺腎代謝,能更好地排泄體內廢物。所以冠心病者夜間喝好這三杯“安全水”的作用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