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養生涉及生活起居、居住環境、合理飲食、適當運動、科學用藥以及心理調節等各個方麵。1954年,美國第34任總統艾森豪威爾患了嚴重的心力衰竭。他的私人醫生懷特博士建議他改變某些生活方式。如減肥、戒煙,並堅持鍛煉等。雖然政務繁忙,艾森豪威爾還是接受了醫生的建議並堅持不懈。不久後,居然恢複了全日製工作,活躍在政治舞台上。從這個事例中,可以看到,科學的生活方式對心髒病病人而言是多麼重要。冠心病病人更應留意自己的生活方式,為此,特別提醒大家注意以下事項。
1.飲食方麵:宜少葷多素
(1)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不超過300毫克。
(2)脂肪的攝入不超過總熱量的30%。
(3)少吃或不吃蔗糖、葡萄糖等精糖類食品。
(4)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新鮮蔬菜、植物油。
(5)少吃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黃、動物油、動物內髒等。
(6)飲食要高鉀低鈉,鼓勵食用豆製品,飲茶。
(7)飲食有規律。不可過饑或過飽。
(8)適當攝入纖維素食物(包括穀類澱粉類)以保持大便通暢。
(9)戒煙少酒,吸煙是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的重要因素,應絕對戒煙。少量飲啤酒、黃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進血脈流通、氣血調和。
過食油膩、脂肪、糖類,會促進動脈血管壁的膽同醇的沉積,加速動脈硬化,故飲食應清淡,多食易消化的食物,要有足夠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晚餐量要少,肥胖病人應控製攝食量,以減輕心髒負擔。
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營養有關。所以從冠心病的防治角度看,合理的、科學的飲食安排和營養攝取非常重要。原則上應做到“三低”,即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還應適當減少食鹽的攝入。此外,還應該忌食辛辣、發物、肥肉、酒類等刺激性和不易消化的食物。還必須戒煙、戒酒與控製體重。
2.起居方麵:宜適量運動
心髒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運動。在同一環境裏生活的人,經常坐著不動的,患冠心病比經常活動者高出2倍。運動可以促使心髒的小血管擴大、延長、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狀況,改善血液中脂質代謝。運動還有助於改善心肌代謝,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髒的代謝功能。此外,還能提高血液的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過高,對預防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很有幫助。因此,維持經常性適當的運動,有利於增強心髒功能,促進身體正常的代謝,尤其對促進脂肪代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重要作用。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是防治心髒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對心髒病病人來說,應根據心髒功能及體力情況,從事活動量適當的體力活動有助於增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提高全身各髒器功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過於劇烈的活動。活動量應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狀為原則。病人可結合自己的身體條件、興趣愛好選擇適合的運動保健方法,如打太極拳、乒乓球、健身操、練功十八法等。量力而行,使全身氣血流通,減輕心髒負擔。
此外需注意的是,不宜清晨鍛煉。根據國外學者測定,上午6時至9時是冠心病和腦出血發作最危險的時刻,發病率要比上午ll時高出3倍多。另外,人體在上午時段交感神經活性較高,隨之而來生物電不穩定性增加,易導致心律失常,可能出現室顫,引起猝死。還有,人的動脈壓在上午較高。增加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的可能性,導致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發作。所以,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要避開心血管事件“高峰期”,將時間安排在下午及傍晚進行。應注意按時休息,慎防勞累過度。詳見運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