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方法初探(2 / 2)

(三)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

計算機實踐課是有趣、好玩的,但是要做到使學生自己的操作技能技巧達到熟練程度,能夠運用自如,那就不是一件有趣、好玩、容易的事情。學生常常因自己的計算機知識欠缺,操作不夠熟練,無法上升到更高層次或者無法進行創新,從而逐漸失去興趣,產生厭學現象。為了克服這種現象,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所謂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實際問題以任務的形式提出,引導學生自己去利用所學的計算機相關知識分析完成這些任務。例如,在講授了EXCEL課程中的難點“公式的相對引用和絕對引用”之後,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運用這部分知識,我們可以選擇“某單位各部門月電話收費情況”進行任務設計,讓他們自己利用所學內容來實現該單位各部門月電話收費數據的自動統計。用這種方法,將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學習變為活生生的具體問題的解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達到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也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四)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

培養學生具有不斷追求知識、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是高職專業培養目標的一項重要內容。高職學生隻有具備了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才能使自己的實際操作技能達到較高層次的水平。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學重心從“教”轉移到“學”,主要是引導學生自學,而不要包得過多過死,從而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在啟發式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體驗性學習,積極構建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新型教學過程,為學生思考、探索和創新提供最大的空間,引導學生發揮學習的自主性,以參與者的信念和心態學習。例如在講授PowerPoint時,可事先設計好一個動畫聲音優美的演示文稿,上課時演示給學生看,先讓學生自己思考如何進行編輯。當教學內容進行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後續的部分內容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嚐試用PowerPoint製作成課件來展示。學生為了做好課件,就必須查閱資料,學會教師在課堂上沒有講到的課件製作技巧,這樣也就經曆了一個自學能力培養的過程。這種過程,是一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積極學習、不斷提高的過程。這樣經過多方位思考和分析製作出來的課件,學生更容易理解,印象更深,對所學的理論知識理解更透、掌握得更牢固。學生也能提前進入教師的角色,用教師的目光去審視問題、提出問題,增強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難看出這種教學方法主要是讓學生主動地進行探索性學習,它既能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又使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得到更大的發揮,最終使得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五)采用“培養學生自發式壓力學習”的教學方法

所謂培養學生自發式壓力學習的教學方法,就是指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滲透當前社會對高職學生在就業中對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要求,來培養學生自發式壓力,進而把就業壓力變換成學生學習的動力的方法。

教師可在課堂上階段性的將當前就業市場對高職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需求情況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介紹。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實際工作流程、常識以及人才競爭對學生切身利益的影響,讓學生真正明白“能者居上”的道理,從而使學生從內心產生一種自願的自發式壓力,在沒有任何督促的條件下自覺產生求知的欲望。還可以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采用到對口單位調查,或者以兼職的方式讓學生到社會上參與鍛煉,找出差距,端正態度,有針對性的提高自己的計算機實際操作水平。

總之,提高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效果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地進行研究和探索,努力尋找出一條切實有效的方法,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操作更加熟練,為今後更好的走向社會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