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的誤區及建議(2 / 2)

(二)精彩的課件是實用的課件

科技以人為本,多媒體課件的製作也應以實用為本。動畫和音樂效果隻是為了幫助理解,為了更好的活躍課堂氣氛。實用性的課件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經過多次的檢驗,不斷的改進。

製作課件時首先需要進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軟件開發的重要起始階段,因此課件在製作前要進行充分的分析。不是所有課程都適合課件教學,一門課中也不一定所有知識點都適合用多媒體課件講授。對課程進行分析,對其知識點進行歸納是後續課件開發過程至關重要前提。課件分析應包括課程內容、詳細知識點、相關知識、課時分配、講授方式等。其次進入必要的設計階段。根據課程分析的結果設計出待開發課件的基本構架,逐步細化,直至描述出每一屏的內容。根據需要適當設計加入動畫和聲音效果。當然還要區分課件的用途,用於課堂講授的課件過多的畫外音可能會影響講課,而為學生自學用的課件聲音就是必要的了,甚至需要加入適當的背景音樂。我們不提倡加入與課程毫無關係的動畫和音樂效果,這樣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畢竟製作課件的目的不是為炫耀教師的動畫製作水平。

最後根據設計實現完成,目前用於製作課件的軟件很多,常見的有: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Fireworks等,也有用VB、Java或其他編程工具的。不能說哪種工具一定高級,隻能根據設計選擇適當的開發工具,如果需要也可以配合使用。在實現時根據情況還要對當初的設計進行修改。小型的簡單課件任課教師自己就可完成,而大型的複雜課件需要多人的配合協作,經過一定時間才能開發完成。完成後的課件還要經過使用的檢驗,不斷的修改、充實,最後才能成為真正精彩的課件。

(三)將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中

我們應用信息技術不能僅限於用多媒體課件講課還應將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中。比如,將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師的備課活動中,用計算機編輯整理教案、在網上搜集教學材料等,既可大大提高備課效率又能豐富教案內容。

講授時當然最直接的應用就是課件教學,比如用動畫模擬抽象事物、用圖片來增加形象認識、用提綱文字來取代板書的辛勞。其實早在計算機普及之前,幻燈片、電視記錄片就已經應用於教學了。如今有了計算機的協助,運用數碼攝像、攝影、圖像掃描可以簡便地編輯製作幻燈片使教學內容形象化。在課後的輔導中,教師和學生除了用電話聯係外,電子信箱、網上留言板、網上論壇等更能增加教與學的空間。另外,數字化的校園廣播也是現代化學校不可缺少的信息工具。

對學生的考評通過應用信息技術更可以多樣化。無紙化考試、專業題庫係統是近年來的熱點話題。一個頗受爭議應用是教室安裝監控設備,但無疑它可以使教師和學生都能更認真的投入課堂,而且可以使考試更加公平公正。如此在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可以應用信息技術的地方很多,更多的需要大家一起來開發利用。

(四)應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果

應用信息技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因此首先應該把是否能夠提高教學效果作為檢驗應用信息技術的標準。如果在某些方麵應用了大量信息技術但沒有提高教學效果甚至使教學效果下降,那麼寧可少用或不用。相反的,如果有些方麵雖然沒有應用信息技術,而隻對教學方法做出改進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麼同樣應該提倡。信息技術的應用隻是輔助教學的工具,教學活動中是否應用信息技術完全取決於是否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利於增進理解、記憶知識,有利於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五)用信息技術促進素質教育

國家提出素質教育的背景是我國的教育體製片麵強調了應試能力,造成培養出的人才缺乏實際操作能力,知識麵不夠寬泛,甚至缺乏基本生存技能。為培養德、智、體全麵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信息技術當然大有用武之地。用信息技術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改革傳統的考試模式以提供更科學的測評方法,改革傳統的知識獲取途徑以豐富知識麵,改革傳統的德育教育以提高道德素質。所以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是促進素質教育的重要工具,合理的開發利用配合其他教學體製的改革,一定能使我國的教育水平更上一個新的台階。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目前在我國還處於初始階段,大量的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遇見的問題也需要大家一起探討,找尋解決方法。隨著我國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發展,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培養出麵向信息化社會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