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主題演講(10)(3 / 3)

第四,要嚴格執法,加強環境管理。

黨的十六大提出要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環境保護同樣要嚴格依法辦事。現在黨和國家頒布了一係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標準,形成了完整的環境保護法律體係,搞好環境保護工作,已經是有法可依了,關鍵是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我國的環保工作區域大、工作繁重,執法不嚴的問題確實存在。從2003年開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國家科技局等六部委聯合開展了“查處違法排汙行為,保障群眾健康”專項行動,揭露了一批違法的環境案件,在電視上都曝光,實在是觸目驚心。隻要我們加強環境執法,嚴格環境管理,可以少花錢而控製汙染,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第五,要廣泛深入地開展環境科學研究。

環境科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環境科學涉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現代技術科學的各個領域,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如何科學地保護環境,還有許多深刻的課題需要研究,在這方麵我們和西方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當我們在考慮如何治理汙染的時候,發達國家就提出了綜合開發、綜合利用等等觀念;當我們把工作的重點放在防治汙染的時候,發達國家又提出了實現新型工業化的理念。黨的十六大也作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決策,現在又提出了發展循環經濟的新觀念。環境科學發展的速度非常快,逼得我們不斷地更新知識,更新觀念。所以我們必須要廣泛深入地開展環境科學的研究,用現代科學技術來搞好環境保護,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第六,要開展環境保護的國際合作。

環境保護具有全局性,這個全局在很大層麵上具有全球的整體性,所以環境保護一定要進行必要的國際合作。聯合國在1992年召開了全球環境與發展大會,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簽訂了一係列的國際合作協定。聯合國也設立了“環境規劃署”這個常設機構來協調全世界的環境保護,我們國家也參加這些協定的簽訂。

三、我們能為環境保護做些什麼

同學們可能看到或者聽到過這樣的口號:保護環境,造福人民;保護環境,造福子孫;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同學們也許要問:我是一個學生,我能為環境保護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嗎?能!完全能!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為環境保護做貢獻。這就要求我們開動腦筋想問題,堅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下麵,我給同學們提幾點建議。

1.愛護花草樹木

有關專家對植物的環境保護作用進行了專門的研究,一棵10米高的大樹,它每年創造的環境價值在1000元~5000元之間。植物對於環境的保護作用是多方麵的。它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氧氣;它吸收空氣中的灰塵、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質,清新空氣;它還減少噪音;它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場所、提供食物;它美化環境,具有美學價值;它還保護植物基因等等。所以我們要從保護環境的高度科學認識愛護花草樹林的重要性,自覺地愛護花草樹木。積極參加植樹活動。

2.愛護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同植物一樣對環境有多方麵的保護作用,特別是珍稀動物,國家都把它們列為保護動物。一種物種如果一旦從地球上消失,就現在的科學水平技術來說,想讓它再生是不可能的。物種消失最終危及的是我們人類的生存,這就是生態平衡的科學結論。同學們要愛鳥護,不吃野生動物,特別是國家規定的保護動物和有益天敵。

3.注意廢物的回收和利用

廢棄物如果丟棄就是廢渣,就要汙染環境。其實,任何廢棄物都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如果我們開動腦筋,它們都應該有回收和利用的價值。比方說:廢紙、廢塑料、廢電池、廢電器等很多東西都具有回收利用的價值,同學們要注意觀察,開動腦筋,盡量做到廢物利用。

4.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