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主題演講(7)(1 / 3)

擁有平凡心第三要淡泊名利。陶行知先生曾經對教師的職業特征做過這樣的分析:“教育者應當知道教育是無名無利且沒有尊榮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機會,純係服務的機會,貢獻的機會,而無絲毫名利尊榮可言。”總之,在教師的崗位上,沒有令人羨慕的地位和權力,沒有顯赫一時的聲名和財富,也沒有悠閑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因此,當教師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輕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幹擾,以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心情,去幹實實在在的事情。

擁有平凡心第四要安於平凡。教師的勞動是平凡的,但其中卻又孕育著偉大。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陰的。”當教師,就要培養這種從平凡中見偉大的綠葉精神。

教師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絕不意味著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偉大的品格和精神,需要有不畏清貧的品質、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為名利誘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質、把學生的成長視為自己成功的心態、鍾愛孩子的激情、永不泯滅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所以說教師是平凡的,但他的這份平凡鑄就了太陽底下最神聖的職業。有了平凡心,我為自己是一名教師而快樂。

二、對工作擁有一顆事業心

教書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職業,又可以是一種事業。職業是人們用以謀生的一項工作,是一種謀生的方式;事業則是一個人的精神的寄托,是他一生執著地為之獻身的目標和追求目標的活動。職業使人安身於命,而事業使人安心立命。職業使人能夠生活,而事業能夠使人生活得有意義。

翻開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履曆,我發現他們大多數都曾是普通教師,但他們卻又不是一般的教師,他們除了擁有愛心、責任感、紮實的學科知識和過硬的教育技能之外,他們還有一些突出於眾人的特點:那就是對事業有著永無缺憾的鍾愛,對自己鍾愛的事業有著不遺餘力的投入,以身相許,至死不渝,能夠做到像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對教育事業有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獻身精神,有著“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壯誌,有著“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的偉大胸懷。因而他們不是“教書匠”,而是“教育家”。

留心觀察一下身邊那些做出成績的老師,發現他們最突出的特點是上課時的那種有滋有味的幸福感,隻要一聽到上課鈴聲,他們就精神振奮,所有的疲勞都不翼而飛;隻要一走上講台,他們就激情蕩漾,渾身都洋溢著蓬勃的生氣。隻有在教室裏,在學生身邊,他們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如果老師能進入這種狀態的話,我覺得他的一生都是幸福的。因為工作已成為他們生命的有機構成部分,舍不掉,離不開,工作帶來的是一種心靈的踏實和滿足。我欽佩這樣的老師,我也勉勵自己成為這樣的老師。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找到了興趣和熱愛,永遠進取,並真正擁有著為人做事的尊嚴。有了事業心我為自己是一名教師而充實。

三、對學生擁有一顆責任心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古諾特博士曾深情地說:“在經曆了若幹年的教師工作之後,我得到了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育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性因素。我個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境的主因。身為老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

我可以是製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啟發靈感的媒介,我能讓人丟臉也能叫人開心,能傷人也能救人。”

這並非是有意誇大教師的作用,細察我們的身邊,每個學生不論學習哪一門課程,都希望有個好教師;不論在哪一個班學習,都希望有個好班主任。學生的這種希望表明,教師,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也許可以說,教師是學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學生每天的大部分時間,或者說,每天生活的主要部分,是同教師在一起或在教師的影響或支配下度過的。在一定的意義上說,學生的生活和命運,是掌握在教師的手裏。他們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學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長,是不是幸福歡樂,都和教師有極大的關係。所以,他們都殷切希望能遇到好教師,他們對每個教師都抱著很大的希望,每天都希望從教師那裏得到一些美好的東西。他們的殷殷希望無不讓為人師表者感到自身責任的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