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主題演講(6)(1 / 3)

有人說,人的內心有兩根琴弦,一根是魔鬼的琴弦,一根是天使的琴弦,而教師的責任就是撥動學生心中那根天使的琴弦,而隻有天使般的愛心才能撥動學生心中那根天使的弦。嚴老師認為,挽救一個問題學生比培養一名優秀學生對社會的影響更大。學生趙詣,剛進初一才一周就聞名全校了,打架、曠課、遲到、撒謊、鬧堂、頂撞老師,壞學生能做的他都做了,真想像不出一個瘦小的男孩竟有如此的能量。嚴老師感到非常棘手,決定從了解學生的過去開始。她花了一周時間,走訪了大量他的小學同學、老師、街坊鄰居,終於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原來,趙詣小學時一直聰明好學,但四年級時,家庭發生變故,父母因吸毒而雙雙被強製戒毒。他一下成了無人管的“孤兒”,為了不被人嘲笑,他變得張揚,主動攻擊同學,但挺講義氣。了解情況以後,嚴老師對趙詣更加關注了,通過班會,生日贈言,讓趙詣感受到了班集體的溫暖;與優秀學生的交往讓他感受到同學們的真誠;不聲張地為他辦理減免學費讓他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保護……每次發生衝突,總是耐心傾聽他的申訴,每一次申訴之後,總是耐心的幫他分析對與錯,法與規。逐漸的,打架鬧事少了,鬧堂的現象不見了,慢慢的趙詣將嚴老師視作最親的人,有什麼想法都找老師談心。畢業後第一年的教師節,趙詣學著編了一個中國結送給嚴老師,並附上一張卡片,上麵寫著:感謝您三年的辛苦照顧,一生的受益。這不也是很美的嗎?還有丁偉,饒文君,黃宏……這些有著這樣或那樣病症的頑童,不都在嚴老師充滿愛心的關注中逐漸改變長大嗎?

嚴老師深深懂得,教育孩子,不能太急躁,要用耐心和信心,給孩子一份期待,一份寬容,就會有意想不到的奇跡與收獲,再小的花也能開得美,雖然等待花開的過程辛苦而漫長。

十多年的教育生涯,與學生們一起經曆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嚴老師越來越愛這份工作,也越來越愛這群孩子。從早到晚生活在他們中間,隨著他們流淚而流淚,隨著他們微笑而微笑,她要去做他們的引路人,拉著他們的手,注視著他們的眼睛,帶著他們走出青春的迷霧,引導他們長大成人。

最後,就以嚴老師鍾愛的一首小詩作結尾吧:

我是什麼?

我是你人生路上的一朵花,為你開過了,然後就謝了;我是你綠茵場上的一根草,為你綠過了,然後就黃了;我是你苦讀時光的一盞燈,為你亮過了,然後就滅了……一生為你。

今生為你,我的生命因此而光耀無比

——就像,就像天空中那輪太陽,

暖了你,也暖了我自己。

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校發展——構建和諧校園演講稿胡錦濤同誌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構建和諧校園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教學工作水平的一個重要的方麵,把我校建設成和諧校園是廣大師生的共同願望和奮鬥目標。我們要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促進學校發展。

和諧作為一種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精髓。中華文化的和諧精神可以歸納為“和而不同、求同存異”。這就是說,和諧不是指完全統一,而是指事物協調、均衡、有序的發展狀態。具體延伸到學校,延伸到和諧校園,主要是指學校協調、均衡、有序發展的態勢。校園和諧主要是指校園內部各種要素處於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狀態,主要表現為校園組織結構要素的和諧、教育環境的和諧、教師間人際關係和諧、學生間人際關係和諧、師生關係和諧。和諧校園是學校結構、質量、效益、規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諧發展。和諧校園是校園人際關係和諧,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團結友愛,既包括個人與個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的關係和諧,也包括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和諧。學校發展到現在,可以說是到了關鍵時候,我們更需要和諧發展,全校上下一條心,力往一處使,再創新的輝煌。

首先,構建和諧校園是促進學校事業全麵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發展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前提和基礎,我們應該看到,和諧校園是建立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的基礎之上,需要發達的物質技術基礎為支撐。因此,需要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學校各項事業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通過構建和諧校園,為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為實現人的自由全麵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在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增加社會物質財富等方麵承擔起中學教育應有的曆史重任。我校在本區高中這一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每年為高校輸送了不好人才,尤其是三本的人數更不可忽視,因此我們更需要和諧校園,肩負起曆史使命,為我區教育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