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主題演講(5)(2 / 3)

謹執教立師德愛崗敬業做奉獻。

用智慧和情感托起明天的太陽——班主任愛崗敬業演講稿走上三尺講台已18個年頭,在班主任這個崗位上也已12個春秋,在這默默無聲的歲月裏,嚴老師用其豐富的學養和聖潔的母愛,開啟著孩子們混沌初開的心靈,滋潤著孩子們求知探索的欲望,譜寫一曲純淨深沉、執著平凡的戀歌。

一、潤物細無聲

教育學家加裏寧說:“教師的一舉一動,她的世界觀,她的品行,她的生活,她對每一個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影響著她的學生。”作為與學生朝夕相處的班主任,許多的行為都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她的學生。良好班風與學風的形成,與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有著直接的關係。嚴老師常說:“學校與家長把學生交給我,就是對我的信任。學生美好人生的開始就掌握在我們教師手中。”她堅持將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作為教育的最高標準和終極目標。每接手一撥新生,嚴老師除了嚴格常規教育外,更看重的是言傳身教。經常可以看到:她手把手地教學生掃地、拖地;彎腰拾起地上的垃圾;放學時隨手關燈關窗;每逢節假日,提前在家長聯係本上主動問候學生及家長;將全班同學的生日寫在日曆牌上,每逢學生生日都會為學生寫下祝福:“以師長的名義祝福你——善良,正直,健康,寬容;以同學的名義祝福你——快樂,勤奮,聰明,進取”;每一次“三八”或母親節,父親節,她都會讓學生給家長寫一句問候語,做一件家務或買一枝花;學生生病,她總是第一時間把問候送到;規定學生做到的事自己一定先做好……經過潤物無聲的言傳身教,學生們學會了尊重他人,寬容待人,感謝別人,關心親人,懂得了善良與正直是人的最基本情感。潛移默化之下,當教室的鍾不走了,有人主動從家裏帶來電池;每周都有人將廢水瓶收集起來換來班費;隻要走出教室,空調、電扇、燈就一定有人關;隻要大掃除,教室的玻璃一定是全校最亮的——老師們都說嚴老師班的學生最有禮貌,也最肯吃虧。連家長們也受到感染,常在聯係本上問候老師,關係非常融洽。許多家長簽字道:今天作業已完成,收到問候一句或鮮花一枝,非常感謝老師,孩子越來越懂事了。

二、丹心琢美玉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在我們的青少年學生中,有一批成績優秀,才華出眾的學生,對於這些學生,班主任老師特別要鍛煉其意誌,幫助其心理健康成長。有一名叫劉義的學生,嚴老師剛接這個班時就發現這名學生與眾不同,1米8的高個,沉默寡言,冷酷無表情,家長反映這孩子特自私,誰都不關心。嚴老師還觀察到這孩子特別喜歡數學,常去辦公室問問題,但從不喊報告,問完就走,從不說謝謝。於是嚴老師作出了決定:一是任命劉義為數學課代表,負責收發本子,抄寫作業;二是進辦公室必須喊報告,並且麵帶微笑,問完問題必須說謝謝。於是人們常常看到這麼一幕:劉義拿著一摞本子,站在辦公室門口,一連喊七八聲才會被允許進辦公室。漸漸地,學生的臉上有了微笑。而嚴老師的要求也越來越多:中午自習時負責解答同學們的疑難,指定幫助學習困難的同學,等等……劉義的數學成績在幫助同學的同時也迅速提高,也帶動了他對其他學科學習的興趣,成績從25名,到15名到第5名不斷攀升,而劉義的性格也逐漸變得開朗,活潑,特別是中考前1個月,數學老師因急病住院,而帶課老師又不熟悉班況,劉義主動承擔了班上的數學輔導工作,全班同學的數學成績沒有受到影響,而他也以高分考入了重點中學11中。中考之後,劉義的父母專程趕到學校,他們對嚴老師說:“感謝老師,讓我們的兒子成為了一個有感情的人,這比考取高中更重要。”還有鍾華,這個以初二學生身份競選上了26中學生會主席的市優秀學生,不正是在嚴老師的嚴格要求下逐漸成長的嗎?陳思思,一個個性張揚,聰明睿智的女孩,不正是在嚴老師一次一次錘煉與關懷中走出單親的陰影,健康向上,考入重點大學的嗎?還有汪洋、王博偉、王思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