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時,我背著行囊走進××師範大學,在那裏嚴謹的校風、嚴格的基本訓練讓我明白了“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對於教師的深刻內涵。
2004年,我帶著一臉稚氣走進××中學,滿腔熱情地融入到與我年齡相仿的學生當中,望著那些在教育戰線上嘔心瀝血數十載的老教師孜孜不倦的身影,看著他們青絲變白發仍兩袖清風,我深知奉獻的意義。當站在由知識、情感、理想、信念彙集而成的三尺講台,麵對幾十雙渴求知識的純潔眼神,我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每當看到有些農村孩子為了開學的學費而心急如焚時,看到有些家庭貧困的學生,為了節省開支啃著方便麵,甚至餓著肚子堅持學習的場景時,每當接待從數十裏之外趕來學校為孩子送衣送物的家長時,我的心裏就會隱隱作痛;每當我鼓起勇氣,利用周末時間把因家遠而不便回家的學生接到家裏為她們改善夥食的時候;每當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把自己的衣物悄悄送給貧困的女學生時;每當我不厭其煩的為“後進生”輔導時;每當我與因高考壓力而憂慮、徘徊的學生促膝長談時;每當有一個學生掉隊讓我寢食難安時,這一切的一切並非名利所至,這一切都源於心底的那份執著的愛,因為,我們都需要愛,我們所從事的事業需要愛!毋庸置疑,學習機會對於這裏的學子們來說是多麼的不易、多麼的寶貴,也許在他們身上寄托的是一個家庭的全部夢想與希望!
人常言:“以愛記住愛,以真誠換取真誠”。在我們的工作中多一些愛心、耐心、細心,給那些需要關注和關愛的孩子多一些關注,多一些關心,即使微弱的一點愛的陽光,哪怕一個微笑,一聲問候,一句鼓勵的話語,也許就能喚起她們擁抱生活的勇氣,鼓起他們遠航的風帆。身為擔負教育和傳授知識的教師,我們必須義無反顧、紮紮實實的搞好本職工作,著力於從細小的實事做起,本著無愧於心的宗旨,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務實工作,不斷進取,廉潔自律,教好每一個學生,為這裏可敬可親可愛的人民分擔一份憂愁。
既然我戴上了“人民教師”這個桂冠,就要無愧於這個光榮的稱號,忠誠於這項事業,熱愛這份工作,麵對市場經濟的諸多誘惑,始終保持自己的本色,心懷淡泊,起始於辛苦,收結於平淡。“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堅定把自己的一生放在教育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把孩子教育成才就是對社會最好的回報和貢獻。
我將用自己的那份鍾愛寫下一生的承諾:做一個平凡的營養師,幫孩子們飛越大山,蓄積力量;做一個平凡的導航師,送孩子們走向成功的彼岸;做一個平凡的孩子王,和孩子們一起在知識的海洋裏展翅飛翔,用自己平凡而實實在在的點滴教好每一個孩子,幸福每一個家庭。
“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我將永不懈怠的追求,我深信終有一天,我會滿載一船星輝在光輝斑斕裏放歌。“一腔熱血灑××,四季甘霖潤嘉禾”為愛而愛,我無悔我的選擇,我正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務實的工作作風回報那些關愛我和需要我愛的人。朋友們,請允許我再次向那些“為民、務實、清廉”的人民公仆們致敬!我將滿懷信心地與那些拚搏在各條工作戰線上的朋友們共同攜手迎接××光輝、燦爛、美好的明天!
謝謝大家!
嚴謹執教立師德愛崗敬業做奉獻——教師學習“八榮八恥”演講稿參加工作已經五年了,這五年我雖然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但作為教師,我有著一顆摯愛教育事業的心、有著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平凡的工作中,我勤奮工作,刻苦鑽研,隻希望盡快適應教師崗位,熟悉我的學生,盡到一個教師應盡的責任。在五年的工作實踐中我逐漸明白,一個黨員教師,就是要以教書育人、服務於人民為榮;就是要敬業愛崗,以辛勤勞動為榮。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正是新時期教師道德規範的基本注釋,是對教師工作的基本要求。回顧這幾年的工作,我深深體會到,教育崗位是一個崇高的崗位,教育工作者是一個光榮的職業。我隻是做了我應做的一點點事,談出來敬請大家指導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