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一種社會職業,它可以是一些人所熱愛的事業,也可以是謀生的手段。可以是高尚的,也可以是平凡的。讓我們用我們的真心、真情、真愛去實踐我們所肩負的責任。堅決破除誇誇其談、推諉扯皮、坐而論道、怨天尤人的陋習,扛起振興開平教育的責任大旗。“敬業才能成就事業,盡責才能贏得尊嚴。”作為新時期的人民教師,讓我們在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的活動中,聽從責任的召喚,盡職盡責,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名責任心強的教師吧!
不會負責任的班主任不是好班主任——在學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領導、班主任老師們:
你們好!
今天,我非常榮幸與各位班主任一起討論關於德育工作的一些問題,當然,今天我的發言我認為是謹慎、認真和帶著期望進行的,所謂謹慎,是因為作為一位年輕班主任,我對每句話都進行過思考。所謂認真,是因為我敬重我們學校所有的班主任以及尊重每一位班主任為學校、學生們所付出的艱苦努力。所謂帶著期望,是因為作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相信其他班主任也和我一樣用自己的眼睛在看著新一屆的德育工作班子能夠怎樣帶領我們走上更合理、科學、規範的德育工作道路。
關於我校德育工作,我不敢妄加評論,僅對班主任工作提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需要認清德育是什麼,德育要造就什麼樣的人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係統的影響﹐把一定的社會思想和道德轉化為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我們稱為德育。換句話說,德育是人的社會化、人的自然化、和諧發展的需要。德育要造就幸福的人。關於德育是什麼,範疇太大,這裏不宜討論,但是,我作為一個班主任,我明確一點,找到學生需要什麼,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滿足他們合理的需要,這種需要對他們將來有沒有價值,我想,德育工作需要搞清楚學生的需要和社會的需要,這是本質。
二、建設一支優秀的班主任隊伍,德育工作者也需要文化建設這裏我引用一位著名教育家的一個觀念。
優秀的德育工作者,應該具有五最:
1.最受學生喜愛
學生有話了找誰,敢找誰,意味著受學生歡迎的程度。
2.最善於學習的人
人格、學術魅力;愛學生、尊重學生、研究學生。
3.最善於表達的人
能說會道——語不驚人,死不休。
4.最具有思想的人
管理者管理——製度管理——文化管理。
5.最有組織能力的人
活動的組織策劃。
三、解決形式與實質不符合的矛盾
德育工作不是表麵工作,不是做給人看,而是實實在在給予學生發展的方向和指引,更好地完善學生的人格,我個人對我校德育製度中的部分製度提出質疑:
1.班主任輪班製度。我並不是認為這個製度不好,而在質疑這種製度下班主任的工作與效果之間的關係,並非班主任不努力,而效果如何,大家都看得到,這背後又意味這什麼呢?為什麼要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很多人在抱怨,但是抱怨背後又是什麼?
2.文化建設。它本身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這種熏陶直接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潛移默化地產生影響,但是很多學生卻還不明白為什麼搞?怎麼搞?更讓我們覺得納悶的是為什麼要重複搞,什麼樣的文化建設好是學校規定還是專業或者班級決定,當然,學校很為我們操心,什麼事情都幫我們設計好了,我們隻用做一個乖老師,我們大家都是乖老師。前不久進行班級文化建設檢查考評,完了以後我到班上去,學生告訴我,檢查了,隻是書還放在桌子上,他們急了,想想會不會影響班級評分,我問他們,你們讀書,書不放在桌子上放在哪裏?為什麼要檢查了放下去,不檢查搬上來?如何看待問題本身就是一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