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學校有著一個結構合理、敬業愛生、積極進取、業務精湛的教師群體。在我們學校,有著非常可敬、可愛的一批老教師,他們對待工作兢兢業業,隻談奉獻,不談索取。有幾位明年即將退休的老教師,有的今年仍然帶畢業班,有的還任教語文兼班主任,分工時我們提出適當給予照顧,都被婉言謝絕了。所以我說,老教師是我們學校的寶貴財富,是我們行動的標杆和精神的動力!我們的中年教師,年富力強,經驗豐富,是學校的中流砥柱。我們占50%之強的青年教師,更是我們的生力軍,也是××學校的未來和希望。在一所學校裏,有老教師如山的沉穩,青年教師如水的靈動,這樣的動靜相宜、和諧互補的局麵是學校之幸、學生之幸,也是校長之幸!
第三,××學校是一個規模龐大,人數眾多,影響廣泛的教育航母。在這裏工作是富有挑戰性的,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古語說:“水擊石鳴,人激誌弘”,人的一生中能有一件值得調動自己所有的激情、才幹和智慧,並努力做到最好的事情,毫無疑問也是幸運的。
第二個詞,“有緣”。11年前,我是有機會來××學校工作的,但因為某種原因,我與××學校失之交臂。現在,我又能成為××學校的一員,與大家成為同事,今後,我們將朝夕相伴、榮辱與共、休戚相關。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能和大家有這樣的相遇和相處,不能不說是一種緣分。
第三個詞,“有感”。來××學校一個月,有些感想、感受。我在想,進一步辦好××學校,固然要有許多宏觀的係統的決策與思考,也需要許多微觀上的艱辛而細致的努力,固然要調動多方麵的積極因素,但我個人看法,首先要進一步明確××學校的定位,發展定位、目標定位;其次要有一些長期堅守和秉持的原則和理念。“定位”是方向和目的,“原則”是確保航向不出現偏差並順利達成目標。
先談談“定位”。
一是辦學思想的定位。蘇霍姆林斯基說:“校長領導學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學校的教育應該是為每一個人的卓越成長與發展提供可能的教育。我們的價值取向是教師與學生兩種生命個體都得到激揚,都能夠享有成功後的“高峰”體驗。我們不能確保每個人在今後的人生之旅中都獲得成功,但我們要努力使每個人在學校生活中,在他的“最近發展區”內都能得到成長。當然這個成長不僅僅是生理意義上的,更是智能、情意、態度和價值觀上的成長。一句話,我們的教育要著眼和著力於人的全麵和諧發展。這樣的定位說說是容易的,寫在紙上貼在牆上也是方便的,但要落實在我們每一個教育行動,內化在每一個教育環節上則是不易的。它既需要我們帶著思想去做事,還需要我們持之以恒,並隨時迎接困難和挫折的挑戰。
二是學校形象、發展目標的定位。學校形象要內外兼修。我們要始終明白,××學校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學校。是不是可以這樣來描述:我們的學校應該是先進教育思想和現代教育理念的發源地和聚集地;教師成長與發展的人才庫;學生素質提升和未來多元發展的基地;教育教學質量的領跑者;學校教育科研的中心和模範;基於網絡平台的現代教育技術的示範等等。我們要確立學校的願景規劃,近景的和遠景的。在這個規劃之下我們確立做哪些事,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比如,我們要把學校辦成書香校園、數字校園、成長家園、學習樂園等等。一個總的目標我想應該是:要紮紮實實,步步為營地把××學校辦成真正可與省市頂尖名校相比的一流名校。目前看來,這個目標還需要我們付出相當的艱辛和努力。
三是學校特色的定位。特色是一所名校標誌性的內涵;特色是一所學校的招牌和品牌;特色是多年潛心培植、深厚積澱後的水落石出;特色是要有著廣泛的群眾性的。××學校不能說沒有特色,但要使學校特色更加突出和鮮明,我們還要做很多工作。
四是學校教師的定位。我們的很多老師都有很強的“××學校意識”,為能在××學校工作而備感自豪。但還是要倡導一句話:“今日我們以××學校為榮,明日××學校以我為榮”。我們要經常地追問,自己的工作、言行是否辱沒了××學校,是否“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所以,我們的老師要有鮮明的個性,但更要有××學校教師群體所共同具備的特質,也就是××學校教師的文化共性。比如,有底蘊、有智慧、有魅力、有口碑等等。××學校的教師站出來是應該有特殊的氣質和才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