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競聘演講(2)(3 / 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如果我當上學校校長,我就這樣砍我的三板斧,這樣管理我們的學校,我相信自己是可以勝任校長這個崗位的,請相信。

今天能夠站在這裏,感謝縣委、縣政府、局黨委給我提供的機會!借此也感謝關心支持我的各位同仁好友!

謝謝大家!

製度管理人本管理——小學校長公開招聘會上的演講稿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上午好!

我的基本情況想必各位已通過登記表有所了解,在此就不再多說。下麵,我重點從學校管理的角度談一談自己的一些思考,因時間關係,不準備對辦學理念、辦學特色、辦學目標、用人理念、培育開發市場的辦法作詳細說明,這些內容我可以在答辯中向大家彙報。

我理想中的管理應該是製度管理、人本管理的完美結合,製度管理、人本管理是學校管理的兩大支柱與基石,二者地位相等、相得益彰,共同構建科學、民主的管理模式。

製度管理是學校管理的基礎,其最大意義在於法治取代人治,實為學校管理的大勢所趨和必然選擇。一所學校要辦好,必須有一個好的校長;一所學校要成為百年名校,就必須依賴製度與文化的創新。人們常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我覺得這句話應該修正為“一個好校長加上一個好的製度,就是一所可以持續發展的好學校”。

一個設計得當、良好有效的製度應該至少傳遞三個層麵的內容。

首先是通過製度傳遞國家的教育法規,這是製度管理的題中應有之義。

其次是通過製度傳遞學校各種崗位的職責規範。一所學校各個層次、各種角色的責、權、利應該定位得非常清晰,力求做到“各就各位、各盡其責、層次分明、收放自如”。我理想的組織架構應該是“上者為閑”,校長不要陷入事務主義,不要成為救火隊長,要相對閑一點,這樣才能抓大放小、有所為有所不為;“能者居中”,能幹的人做中層幹部,強化提高執行能力;“專者居前”,專業人士擔綱一線;“智者在側”,要有一個智囊團在校長身邊參與決策。

第三是通過製度傳遞教育思想與辦學理念。在我看來,這是最容易被忽略,但同時卻是最重要的內容。一個壞的管理是用權威傳遞思想。一個好的管理應該用製度來傳遞思想。我們常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領導學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然後才是行政的領導”,教育思想的領導不能隻停留在認識層麵,更不能隻成為口號,而應該將它們轉化為可操作的製度和規範,製度應該成為教育思想、辦學理念的載體,教師在遵守製度的同時就是在實踐教育理念。例如,素質教育要求轉變學生觀、人才觀,與其苦口婆心地要求教師善待學生,還不如按“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的理念設計學生評價製度,改變評優規則、實現人人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製度管理是一柄雙刃劍,既可以激勵人,也可能束縛人。發揮其正麵作用的關鍵是製度設計中必須滲透以人為本的理念。

除了設計人性化的管理製度外,人本管理還有三個層麵的內容,即充分自主、充分尊重、充分民主。

首先是充分自主。在遵守共同的規則的前提下,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尤其是教師是一個充滿了創造力與挑戰性的職業,對自主發展的要求就更高。充分自主的前提是實行扁平化管理,減少管理層次、壓縮管理機構,可以成立教學處,綜合教務、教研、政教的職能;成立服務處,綜合後勤、行政的職能。充分自主的關鍵在於強化管理的專業取向。要讓教師享有充分的專業自主權,在本課程的的教學上擁有更大的發言權。教師有個性,學校才會有特色。

其次是充分尊重。如果你想讓你的教師善待學生和家長,你就必須善待教師。作為校長必須從心底深處去尊重每一位教職工,要以校長的人性化管理換來教師的個性化工作,這是校長擴大非權力影響的重要內容。要多些“平等”,少點“架子”;多些“微笑”,少點“臉色”;多些“合作”,少點“說教”;多些“讚賞”,少點“指責”;多些“激勵”,少點“恐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