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充分民主。民主是更深一層的尊重。教師充分參與學校管理,不僅是以人為本的體現,也是遏製一言堂、防止腐敗的良策。更重要的是,通過民主管理,全體員工能群策群力,真正視校為家,視己為主人。每位教師的最新創意能無阻礙地傳遞並分享,每位員工的建議能迅速地得到反饋並落實,這正是“無邊界”管理的最佳境界。作為校長,絕不能視民主為花瓶,應該從骨子裏具有一種民主意識,要認識到,教師的民主權利不是你給的,而是天生就應該有的;同時,民主不能是紙上談兵,應該成為實實在在的機製,要成為“動真格”的民主。針對校長的監督可以實行“信任投票製、定期質詢製”,校長任期屆滿時,全校教職工投票表決,信任票不足50%即自動免職;常設機構職代會可以在校長任期中對校長提出質詢、答辯直至彈劾;針對中層幹部可實行“年度述職、定期競聘”的製度;重大事務的決策可建立“民意表決製”或者“公示製”,以大多數的教職工意見為準;成立校務委員會,建立由校長、中層、教師共同參與的決策、執行、監督機製,對重大改革的推進、教師評價獎懲、聘用教師等事務行使充分的民主權利。
有了良好的製度設計,有了充分的以人為本,我們可以相信學校管理將會呈現出這樣一種情態:因為製度麵前人人平等,所以老師們可以多謀事、少謀人,靠業績說話;因為製度體現辦學理念,所以老師可以受到正確的引導和製約,避免理念與實踐兩張皮;因為充分民主,校長的權力受到製約、教師的權利得到保障,共同願景得以形成;因為充分自主,教師更有個性,學校更有持色。
接下來,我以教師發展為例具體說明製度管理與人本管理的運用。
教師發展是學校管理中最重要、最關鍵的內容,包含教師專業素質發展、個人素質提升、教學水平長進、科研能力提高等諸多方麵,涉及到培訓、評價、激勵等多種機製。
師資培訓我們不可謂抓得不緊,但有的單位效果並不好。關鍵是沒有一套完備的製度與長遠規劃,導致許多培訓是腳踩西瓜皮。我借鑒圍棋段位製,製定了“九段教師製”,將教師的各方麵素質要求從低到高分為九段,每段都有明確的要求。例如師德要求,一段要求學生滿意率不低於50%,九段則為不低於90%,這是相當高的要求;計算機水平,一段要求能用WORD處理文檔,九段要求獨立製作學科網站;教育理論的學習,一段要求每年讀一本教育專著並作讀書筆記,九段則要求累計讀書若幹本並有自己係統的教育觀,以論文體現學科水平,一段要求能參與校內課題研究,九段則要求主持國家級課題並有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從一段到九段逐段而上、層次清晰。這樣就會使教師明確自己所處的位置和努力的方向。教師自主申報段位,學校根據教師段位確定培訓內容、開展有的放矢的培訓。同時,為體現個性,避免全麵平均、全麵平庸的現象,對有特長或符合學校引導發展方向的教師應予以破格升段或累積分升段,例如外國語小學希望非英語學科教師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以我自己為例,我先後通過了在大學英語四級、六級考試,獲得了四級、六級證書,就可以加分或升段。
對教師的評價是教師發展的關鍵,是指揮棒。它必須跟著素質教育轉。在我看來,教師評價應該剛柔相濟。剛性評價是指將學生成績、學生素質發展狀況、自身科研成績、培訓成績折合成分值,量化評價;柔性評價應是教師自我評價、年級集體評價、學生定性評價三者的結合。尤其是學生定性評價,借鑒北京四中的做法,可以讓每個學生在每學期結束時寫一篇《我心目中的好老師》,隻許寫一位。學生在評價教師時,往往會不約而同地將師德放在第一位。學校將學生寫的文章全部複印,寫到誰就複印給誰,有的老師可能會收到很多篇,也有可能有的老師一篇都沒有,這對教師的觸動會相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