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競聘演講(1)(2 / 3)

第三,抓好教學研究,從科研求質量。我校的優才本身就是一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科研課題,它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值得深入研究、總結、極具價值的素材和命題,我們應把握住這個難得的促進學生發展、自我發展、學校發展的機遇,切實投入其中,產生更多能代表我國各科教育當代水平的科研成果,以科研帶動學科建設,注重工具性學科的建設及與相關學科的整合,使畢業生質量再上檔次,以科研帶動校本課程建設,形成具有××中學特色的高效能的課程結構和體係;以科研帶動教師隊伍建設,使教學與科研成為每位教師的雙刃劍,“教研相長”,全麵提高教學質量,形成名師群體。

第四,抓好研究性學習、分層次遞進教學、學分製、雙語教學等項工作,以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人為目標,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更多全國一流的各科優秀學生。

如果說德育是學校發展的主導,那麼教學則是學校發展的主體。教學管理非坐而論道,我們應站起來多看、多聽、多學,提高教育教學理論素養,轉變教育觀念,善於吐故納新,然後坐下來踏踏實實做學問,做實事,做研究,做教育。

“敬業樂群,踏實奉獻”,我將繼續以此為座右銘,始終保持對工作的激情,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堅持原則,保持科學嚴謹的頭腦,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和熱情,用人所長,發揮群體智慧,共同做好工作。IBM總經理沃森曾說:“對於重用那些個性鮮明、直言不諱卻有真才實學、以工作為重的人,我從不猶豫。”如果我們能在自己的周圍發掘許多這樣的人,並能耐心地聽取他們的意見,那我們的工作就會處處順利。教育人的力量有兩種,一種是真理的力量,一種是人格的力量。我們都是凡人,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但我想,隻要我們每個人充分發揮所長,互相信任,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團結合作,就一定能夠做好工作,做出不平凡的事業。

願與大家共勉,與學校榮辱與共。

給我一方沃土,報以滿園桃李——中學副校長競聘演講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首先感謝給予我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施展才華的機會!

我叫××,今年32歲,中共黨員,中文本科畢業。今天,我競爭的職位是學校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我認為自己很適合這個職位,從我近十年來取得的成績就足以看出我的優勢:1999年市語文教師基本功競賽第一名;2000年××省優課評選一等獎;2000年××省多媒體課件製作一等獎。1999—2000學年度分別被評為縣“優秀教師”、“教育係統優秀黨員”、“師德模範”。2001年我被推薦上報為“市骨幹教師”、“市教育係統先進個人”。還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中小學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這一切足見我的教學能力。而身為“縣優秀教務處”的教務處主任,××中學三年來獲得數十個學科競賽一等獎,首屆初三有133名學生考取省××中學公費生,語文學科被評為“縣語文學科教研示範基地”,成功地承辦辦了市素質教育研討會,從可以證明我的教學管理能力。

優勢固然重要,但那已經成為過去。如果我能夠實現我的理想,我將堅持“一個原則”,實現“兩個轉變”,抓好“三項工作”。

堅持“一個原則”就是堅持“為校長分憂”的原則。要及時準確地向校長反饋信息、獻計獻策,並堅決貫徹落實校長安排的各項工作。

實現“兩個轉變”一是實現自身角色的轉變。既要當好校長的助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又要當好戰鬥員,帶領全體老師,思想上同心,目標上同向,行動上同步,事業上同幹。二是加強教師業務學習,轉變教學觀念。

教師是實施素質教育重要載體。要開展研究性學習,努力創設有利於人際勾通與合作的教育環境。為教師的課堂教學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廣闊的空間。

抓好“三項工作”。

一是抓好教學工作。

1.教學管理製度化、科學化。如建立科學的教育教學評價體係等。

2.構建教學教研網絡。形成校長室——教務處、教科室——學科組——備課組的教學、教研的縱橫雙向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