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闖關初始(1 / 2)

雙冠的彩頭果然是吸引人的,因此參加引玉大會的人很多,幾乎可以毫不誇張地用人山人海來形容。正是因為這樣龐大數字的人數,所以引玉大會的第一個門檻就定位得很高:琴棋書畫四樣樣樣不少,總共合成三門測試至少要過兩樣才算通過第一關。正式因為這高漲的人氣和其高難度的測試題目,所以這第一關勢必要花去很多的時間,所以舉辦者也很明智地安排了一天的時間用來篩選。

而這些對於我這個“外來人口”來說是根本不知道的,所以才會如此大大方方前來參加這個引玉大會。我們常常很形象地稱這種表現為:初生牛犢不怕虎。但我知道,如果早讓自己知道大會是如此高難度,我肯定不會如此囂張地前來。

這時一位貌似很有文化內涵的中年男子走過來在會場之中站定,對來參加引玉大會的各類人象征性地一作揖,便開始說道:“感謝各位不辭勞苦前來朱挺參加引玉大會,鄙姓徐,是此次大會的主持,若眾位看得起徐某,可以叫在下徐先生。想來大家也知道我們引玉大會第一關是考琴棋書畫,正所謂“琴棋書畫養心,梅蘭竹菊寄情”,要檢測一個人,首先就要看的就是他的品性如何。如果沒有一顆純正的心,那就算在引玉大會中其他各方麵都很優秀,那也是不能繼續參加的。當然大會不會將標準定得很高,隻要能讓在場的8位評委對你們點頭稱好,就能通過。這8位學者在琴棋書畫方麵各自都有很高的造詣,相信有不少人都認識,徐某也就不在此一一細說了,相信他們會給你們最合理的評價。現在我宣布,引玉大會、正式開始。”

當我聽到第一關的題目時,整個人就傻眼了。琴棋書畫?我還以為隻要做做詩,評論一下去時事之類的就行了,看來是我太小看這引玉大會了。

雖然樂器方麵我接觸的挺多,可如果是琴的話,我可隻會鋼琴;下圍棋?我肯定不會。我那個時代的人會有多少是精通圍棋的啊,雖然我很愛看棋魂的說,可都那也還是改變不了不才在下為門外漢的事實;至於書法,想也知道自己的字是什麼德行了,更不要說來個鐵畫銀鉤;畫?我完全放棄。

想到這頓時覺得挺頹廢的,想想自己好歹也是個寒窗苦讀十六年的,怎麼說也多少有點參加引玉大會的資本,誰知道事實卻與我預想的完全背道而馳,才剛開始,就已經勝利無望、希望渺茫了。。。不過不愧是從小受魯迅小說教育下成長的,所以阿q精神深深紮根大腦,什麼時候都是打不死的小強。在這樣強烈的打擊下,我還能告訴自己:別人也不一定什麼都會!

此時傳說中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都已經準備就緒,而我仍舊沉浸在阿q前輩的自我精神勝利法當中無法自拔,繼續安心當著鴕鳥。拿起筆安慰自己道: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可一句話還沒安慰完,那毛筆中的墨水卻已經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啪”地一聲,穩穩附在畫紙上。在我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又“嗒”地一下繼續一滴下去。忙將畫筆擱下,拿起畫紙來補救。雖然老話常說亡羊補牢,時猶未晚。可偏生到了我手裏,再怎麼來得及搶救的都會變成來不及的。正當我麵對“體無完膚”的畫紙唉歎自己時運不齊命運多舛的時候,另一句老話成功躍進我的腦海: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這樣粗粗一看,兩處墨跡倒有點對稱的意味,讓我不得不將其與我腦海印象中那幅曾經看到過的畫重疊起來:《花瓶或臉孔》。

一看,一個字:像!

再看,兩個字:真像!

三看,三個字:絕對像!

雖然我不會國畫那種妙筆生花的技藝,也不會西畫那種多變複雜,但是對起碼的塗鴉輪廓,我還是會一點的。相信隻要不是太醜,看的人應該都能接受。想到這便開始畫起來,其實要說畫畫,我還真不敢當,隻是憑記憶學人家的一點皮毛。不敢說是技高一籌,隻能說是靠著新奇取勝。

根據完形心理學派主體—背景原則,當我們看東西時,會選擇主題或背景;當我們選擇中間白色的輪廓圍成的物體為主體時,黑色的部份就是背景,這時觀者看到的是會是一隻花瓶。反之,若以外麵黑色的部分為主體,裏麵白色部分為背景,觀者看到的會是兩張臉孔。這個說起來容易,可我想恐怕當時還沒有人如此做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