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春之4月——要敢於亮醜(2)(3 / 3)

不知道自己尊嚴的人,便不能尊重別人的尊嚴。——席勒

第28天

善於傾聽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人既要埋頭工作,

又要了解自己幹得如何,

這除了吾日三省吾身,

自己對照檢查外,

還要及時掌握他人的評價。

不識廬山真麵目,

隻緣身在此山中。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自己的一切自己說不準,

他人的評價最真實客觀。

我們在自我評價中,

要通過不同途徑獲取他人的評價,

然後不斷完善,改進不足,

使自己逐漸走向成熟與完美。

一個替人割草的男孩打電話問一位老太太需不需要割草,老太太說:“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的人。”男孩接著說:“我會拔掉你花園中的雜草。”老太太說:“我的割草工已經處理了。”男孩又說:“我可以把你的花草修剪得整整齊齊。”老太太說:“這些我請的割草工都已做得很好,謝謝!”男孩的朋友問道:“你不是在老太太家割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打電話?”男孩說:“我隻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你不必害怕沉淪與墮落,隻請你能不斷地自拔與更新。

——羅曼?羅蘭

第29天

不要迷信權威

很多人習慣於向權威妥協,

明明自己具有真知灼見,

一旦遇到反對便緘口不言,

挑戰權威的勇氣消失殆盡。

對權威性的東西,

我們應該尊重,

但不能盲目迷信,

要敢於懷疑和挑戰,

用我們的智慧、毅力去探索,

用我們的心血、能力去驗證。

對自己認為是正確的要大膽堅持,

敢於在別人說“是”的時候說“不”。

當然挑戰權威,

有可能要付出一些代價,

但為了真理而戰是值得的。

日本交響樂指揮家小澤征爾早年參加一次歐洲指揮大賽,他在演奏評委給他的樂譜時,發現有不和諧的音符,便向評委提出質疑,評委說樂譜沒有問題。麵對一大批音樂權威,小澤征爾通過重新演奏後,堅定地說:“沒錯,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委席上立即響起熱烈的掌聲,原來這是評委設計的一個圈套,以此來檢驗指揮家的音樂功底和麵對權威的態度,小澤征爾在這次比賽中奪得冠軍。

不要迷信權威,人雲亦雲,要樹立獨立思考的科學精神。——談鎬生

第30天

規則不是束縛人們手腳的繩索,

而是讓人際關係和諧的保證,

讓世界秩序井然的手段。

隻有自覺按規則辦事,

自身的言行才能得到規範,

整個社會才有良好的秩序,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會和諧。

如果大家沒有規則意識,

或者有規則都不按規則辦事,

就猶如斷線的風箏隻會一頭栽地,

就好像失去鐵軌的列車必將墜入深淵。

許多人不讚成按規則辦事,

其理由是限製了自由,

如果為了自由而自由,

豈不一切都亂了套?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孟子

一學者到一小學,找了五位小朋友,要求配合做一件事。他拿出一隻瓶口隻能容下一隻小球進出的瓶子,裏麵放了五隻小球,每隻小球都用線拴著。他要求小朋友在七秒鍾內把所有小球從瓶中拽出。計時開始,年齡最小的小朋友先將球拽出,依次是二、三、四、五隻小球,年齡大點的小朋友最後拽出球,在七秒鍾內剛好完成。如果不按規則和秩序辦,小朋友都爭著往外拽球,又會是一個什麼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