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這種五行靈液靈晶也是極少人會使用的到的,自然就不會有人專門去凝集它了。不過盧有才知道,有一種礦石叫五行靈晶礦,其內含有極其穩定的五行靈氣,十分罕見,這種五行靈晶礦石多被用在陣法裏當作陣法的控製中心,那天在山洞裏孛沐汐那個小型的陣法便是配備了一顆雞蛋般大小的五行靈晶。這五行靈晶的價格雖說比單一屬性的靈晶略微便宜,但是盧有才手上這塊紫晶石也不過能買到供他修煉食氣法十天用的五行靈晶罷了。
原本他還覺得自己五年來攢集了不少的財富,現如今看來也隻不過足夠他帶著夕夕坐一趟域際大蒲鷹,去一趟法都罷了,不由生起一文錢難倒英雄好漢的感慨來。雖說這食氣法幾乎吃錢的節奏讓盧有才心中戚戚然,但是卻也並不會因此退縮,相比要去收集妖獸血脈來煉化,食氣法實在是好上百倍了。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還能是解決不了的問題嗎!?
不過如今首先要解決的是,先養出一個食天胃來。其實所謂的五穀雜糧是多種農作物的統稱,並非僅有五種穀物,隻不過食譜上有注明所需的分別是哪五靈穀。
首先是粳米,五靈穀之首,其中也有區分,北粳涼,南粳溫,白粳寒,新粳熱。但所幸《歸胃經》中並沒有限定南北新白。他在買青蓮子時發現陳掌櫃竟有一小袋白粳米,是陳掌櫃夫人身患奇症,需要常年吃靈種粳米,因此陳掌櫃早石望鎮時有種植不少著靈種粳米。聽說盧有才有需要,陳掌櫃這袋已經脫殼的粳米需要留著給其夫人,但卻也給盧有才提供了一小袋穀種。
再者是小豆,又稱赤小豆,盧有才在北邊時還聽過有人管它叫五色豆,盧有才的行李裏便有數顆靈種赤小豆。那是跟隨盧大富流浪時在一個北邊的小城裏買的,那個小城叫黃鵝,市集裏有一個擅長在赤小豆上刻畫的吟遊詩人。當時盧有才不過十歲,最是喜歡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纏著盧大富買了幾顆。也是從那天起,盧有才知道了自己的眼睛比一般人的要厲害,街上隻有他和那吟遊詩人能看清赤小豆上的畫,畫的都是一個女子的頭像。因為別人看不到那赤小豆上的畫,所以沒有人相信那個吟遊詩人,隻當他是個古怪的賣赤小豆的商販,還是按顆來賣的,除了盧有才,沒人願意買。如今不知這幾顆赤小豆是否還能發芽,哪怕真能發芽,數量也還是太少,想要達到可是食用的數量,怕是要反複耕種數次方可。
第三種五靈穀,靈種麥,盧有才在石望鎮時就有培育過,當時是種來釀酒的。如今釀酒會用到靈種麥的已經極少了,一來是因為靈種麥釀酒的方法複雜,再者也是因為靈種麥極難培育,產量也低。盧有才精心伺候了半年,也不過收獲半籮筐,他所用的培育的方法是那吟遊詩人教予他的,比一般的培育方法高明許多,不僅能提高產量,還能縮短培育周期。如今手上也還保留著不少種子。
第四種五靈穀是大豆,又稱黃豆。這是如今最方便找尋也是最便宜的五靈穀,這城主府內仆人便有栽種。這得益於大豆詩人陳春和豆腐西施,他們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其中兩人用以定情的靈種黃豆更是被人們視為相思豆,所以各大酒樓宴席上都喜歡上西施豆腐這道菜,更是有年輕情侶相互寄送大豆來傳遞情感。有了市場,便有許多地方專門種植靈種大豆,是以最方便找尋。
最後一種是黃黍,曾經盧有才便生起過收集靈種黃黍的念頭,這是因為他在書上看到過一種釀清酒的古方,號稱是佛光酒,一杯能頓悟空門,尋常人一生也隻能嚐盡這一杯酒,再一杯已經隔世。但可惜的是盧有才一直都沒有遇到過靈種黃黍,所以這古方也就擱置了,這酒自然未曾嚐過。
多虧盧有才平素喜歡釀酒做菜,這五靈穀如今已有其四,剩下的便隻有黃黍還沒有絲毫的蹤影。其實這赤小豆和靈種麥也是需要再去收集的,畢竟是用來熬煮五穀雜糧粥的,寥寥數顆起不了作用。隻是如若收集不到,也可自行培育罷了。
若以那在赤小豆上作畫的吟遊詩人的方法自行培育,花多些心思在這上麵,一個季度的時間想要收獲也是有些困難。如今已經是盛夏,不知是否能趕在冬天來臨前收獲一批。
在最好的情況下,想要修煉這食氣法,隻怕要等到明年了。
需要盡快集齊五靈穀,爭取在今年冬天能把食天胃養出來,明年便可以開始修煉食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