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琰長得像孟冷煙,大眼睛,白花花的如同麵粉,還是嬰兒肥,圓嘟嘟的臉蛋,常常笑,一笑起來下巴下就堆出一團肉。
許多人都驚歎這個小娃娃長大後肯定漂亮的驚天地泣鬼神,一定要好好培養,不能浪費了這樣一個好苗子。
這樣的話哪個當父母的不愛聽,孟冷煙喜滋滋的抱著自己兒子,給別人看,就像炫耀自己的稀世珍寶。
莫非卿嫉妒的不行,寫信與沈渝哭鬧,沈渝去軍營本就是為了躲避這其中苦楚,如今莫非卿如此不休,他全然裝作未聽見,成日操練士兵,以求大破敵軍。
有時,他也會想起自己那個兒子,從他出生,他就知道絕對差不到哪裏去,也曉得會很聰明伶俐,隻是自己心裏清楚,卻不如從別人那裏聽見覺著成就大。
就譬如自己曉得自己長得好看,別人又誇讚,自然更是喜不自勝。
軍營裏頭的家書是每個月月底統一發放,每每送信的人來了,軍營裏頭的漢子就像是瞧見了美貌的姑娘,雖然送信的隻是個男人,還是年過半百的老頭子。
將士都會很興奮,誰誰誰的妻子給他送衣裳啦,誰誰誰家又添了個胖娃娃,舉營歡騰,簡直就是國慶節。
他走時,尚未給他兒子取名,從家書中知道孟冷煙取名為沈琰,心中覺著這是個好名字。
孟冷煙從來不給他寫家書,他也就隻能從潤王爺與潤王妃寫的家書中尋得蛛絲馬跡。
他也知道了沈琰很得城中婦人的喜愛,每個人都喜歡乖巧的沈琰,隻是有關於孟冷煙的消息很少。
少到他懷疑究竟有沒有這麼個人,她就像是夢一般,那麼強勢的進入他的生活,如今卻悄無聲息至此。
這是他想要的,然而等想要的得到了,卻發現自己並不想要這樣。
軍營寂寞,有了這些好歹有點慰藉。
沈渝一走就是三年,三年,孟冷煙房中的珠子燈邊上兒的流蘇已經落得差不多,她這個正室熬得過,卻不想莫非卿沒甚名分,卻也能堅守到沈渝回來的這天。
孟冷煙隻覺得莫非卿也不容易。
沈渝受召回度城,一路上鮮花歡呼,他走了三年,打下陳國半邊江山,為玉國以及其子民贏的榮譽。
沈渝已是無上榮耀,沈然左思右想也想不出還能給他什麼,隻能將皇宮庫房中價值連城的白玉觀音送給了他。
這白玉觀音身高兩米,是一整塊漢白玉雕刻,雕工精細,全天下絕無僅有,一直放在庫房蒙塵,這次老天開眼,讓沈然想起還有這麼一個物什,便做了沈渝人情。
這日,孟冷煙帶著她兒子,在茶樓聽書。
潤王妃十分反對孟冷煙將沈琰往那種地方帶,生怕有拍花子的僵沈琰給拍走,孟冷煙對此不屑一顧,她從小就被孟政帶著到處跑,也沒見哪個不要命的敢來拍她的花子。
對於潤王妃的擔憂,孟冷煙這樣回應“小孩子就應該教他相應的危機意識,這樣才不會隨便被人拍走”
然後孟冷煙低頭問沈琰“娘問你,有不認識的人要帶你走,怎麼辦?”
沈琰脆生生回答“不跟他走,打他,打不過叫娘”
孟冷煙很滿意。
一大一小歡歡喜喜的去聽書去了。
孟冷煙將沈琰放在自己雙腿上坐著,沈琰捧了個果子啃。
沈琰相當喜歡聽書,覺著這比課堂裏頭那些夫子說的有趣多了,夫子隻懂之乎者也,他常常向孟冷煙抱怨。
小孩子玩心大,坐不了多久就要動,老想著窗外的肥喜鵲,但沈琰的功課是極好的,夫子雖有些抱怨他坐不住,對於他的功課卻是沒話說。
孟冷煙對此相當欣慰,做父母的大多如此。
這回,說書人說的是鯉魚報恩,故事大抵是一條鯉魚為書生所救,後化成美人報恩的故事,忒沒新意,孟冷煙聽過無數話本子,隻聽的昏昏欲睡。
轉頭一瞧沈琰,小孩子忒沒見過世麵隻見沈琰目光炯炯的看著上頭說書人,右手握了個小拳頭,完全被故事兒給帶進去了,時而滿麵紅光,時而低頭悲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