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與會者對新殲方案有了一個基本認識之後,會議正式開始了。
國防科工委副主任葉正大走上講台,開門見山的道:“新戰鬥機是我們要搞的第三代戰鬥機,主要空戰性能要比殲八II型號,要接近美國的F-16,優於蘇聯的米格要能真正抗衡國外現在裝備的飛機,以此作為我軍世紀9年代突出中低空機動作戰的主要機種。”
聽到他的這番話,下麵眾人對新殲所確定的戰術技術指標,既興奮、又有些擔心。
緊接著兄弟單位開始了彙報他們的新殲方案。
方案的準備工作非常充分,介紹資料圖文並茂,主講人思路清晰、表達清楚,結合飛機模型講解,滔滔不絕了兩個多時的時間。
可以看的出來,新殲方案花費了設計者巨大的心血,提出了不少新的設計理念,借鑒了當今世界一些先進國家的研究成果,也實事求是的考慮了國內目前航空工業麵臨的現實。
但是,宋文驄憑借多年飛機設計研究的直覺,感受到了兄弟單位新殲的本質上,仍然還是沒有擺脫殲八的窠臼。
與其是新殲,還不如是殲8+了。怎麼自己的老單位,這麼多年了還沒有走出殲8的布局,這樣怎麼能夠適應九十年代世界戰鬥機展的潮流?
這麼搞下來,也不過就是在走殲九的老路罷了。在殲8的基礎上敲敲打打,怎麼能搞出一架在未來十年、二十年都不落後於世界的飛機?隻有在從學習、模仿的老路上跳出來,搞一架真正由中國人自行設計的先進戰鬥機,才能實現國防自主和對世界先進戰鬥機的越。
帶著這樣的沉思,宋文驄仔仔細細的在內心中對兄弟單位的設計方案裏裏外外的進行了細致的研究。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到了第三,會議繼續進行。讓兄弟單位和眾多專家領導驚訝的是,主持人竟然點了宋文驄代表611所上來言。
“給位領導和專家,會議臨時給了我們一個言的機會。我們沒有進行充分的準備,在這裏我表示歉意。”
五十多歲的宋文驄走上講台,盡量使自己保持平靜:“對於新殲研製,葉副主任已經明確提出了戰術技術指標,我覺得這是一個最基本的目標,我們必須要達到。否則,我們搞出的新殲,就是去了戰略上的意義……”
宋文驄登台的第一句話,就讓兄弟單位的人臉上變了顏色。
兄弟單位的新殲方案,是立足於國內航空工業水平做出的方案。在殲八戰鬥機的基礎上,進行了相當數量的改進,確實使戰鬥機的技戰術能力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但話回來,二代機就是再怎麼改進,畢竟還是二代機。
而葉副主任在會議上開宗明義,要的可是一款三代機,要的是能夠與國際上先進水平戰鬥機進行對抗的先進戰鬥機。
殲八的底子,根本沒辦法滿足這個要求。
宋文驄就像揭穿皇帝新衣的那個男孩,將兄弟單位竭力營造的氣氛,忽然戳穿了。
如果無法滿足空軍對三代機的需求,光在二代機上修修補補,國家製定新殲的戰略又如何實現?二代機的新殲,其存在有什麼意義?
不是三代機的新殲,根本沒有存在的意義。
宋文驄抓住機會,開始推銷自己對三代機的見解:“近年來,就世界上生的局部戰爭來看,已經不是當年我們在朝鮮戰場上與美軍廝殺時的情形。現代戰爭的概念已經生了本質的變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現代科技條件下的戰爭,各種飛機是如何進行空戰的?采用什麼樣的武器?現代的飛機雷達,要同時不捉幾個目標,炸彈是子母彈、及廣大女。你剛一起飛,人家就知道了;你要跟蹤它,它能設定假目標,反幹擾你……”
在陳述了自己對現代戰爭的看法之後,宋文驄開始總結自己設想的三代機性能:“所以我們造出的新殲,角度要打,要靈活。過載要大,轉彎半徑要,飛行員操縱起來能夠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