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二章 漁政(3 / 3)

到底,這些人都是覺得就自己聰明別人都傻。覺得腦力勞動不是勞動,連一毛、兩毛錢看本書都不舍得。卻沒想過設計師、作者或者其他腦力勞動者,作為服務提供者的價值。

話回來。沒有正版讀者付費閱讀,作者怎麼能堅持把書寫完?也就是,有些人的良心,也就值那麼一毛、兩毛罷了。

可胡文海當然知道服務的價值所在,他掰著手指頭分析道。

“一艘能遠洋的漁船,最少也要幾百萬。我們少算一些。兩百萬一艘可不可以?”他看向水總和中船的人,見後者勉強點了頭,大概這個價錢真的是比較低的成本價了。

“k,兩百萬一艘船,一百艘船成本兩億。再配上各種耗材和補給,一百艘船遠洋捕魚,至少拿出三億人民幣來才能開拔,這筆賬差不多吧?”

胡文海問的幹脆利落,在他目視之下的池秘書也隻好接著點頭。

“那麼我請問,海軍能拿出這三億成本嗎?還是漁業局能拿出這筆錢?水總願意出這筆錢?就算全用舊貨,請問目前國內能湊出一百艘能夠用來改裝支持遠洋捕撈的近海漁船嗎?”

水產總公司的白總經理麵色鐵青,斬釘截鐵的搖頭:“這不可能,舟山漁業公司今年這支船隊,就已經占用了南方漁業公司所有能用的大型遠洋漁船了。”

事實上這當然不可能,遠洋漁船比近海漁船要求當然會高,但大型漁船國內怎麼也不會搜羅了東南沿海也隻找出1艘來。白了,這些漁船都是水總,是各地漁業公司的命根子,和海軍關係再好,也不可能這麼簡單的讓出來。

何況白經理的也不算錯,近海漁船改遠洋漁船涉及到的問題很多。增加抗風浪性、增加自持力、增加冷凍魚庫、增加新的捕撈釣具,這些都是錢。改造1艘近海漁船,這已經是水總和舟山漁業拿出全部家當了。

從這個角度來,水總也確實是拿不出另外的遠洋漁船了。

胡文海沒有深究這裏麵的貓膩,而是又看向池秘書,等到後者也氣餒的搖頭,這才滿意的收回目光。

“顯然,海軍一時也拿不出三億的造船費用。當然,海軍還可以邊賺錢邊造新船,滾雪球壯大。但目的呢。遠洋漁業的任務期很長,一般都是要在海上漂泊一到兩年時間才會回航。如果指望自有資金展壯大,我看三五年內,海軍不能指望這筆遠洋漁業的收入補充國防開支。”

“胡同誌。那你的意見呢?”聽到胡文海這番話,皺起眉頭的竟然是漁業局的邵局長,看起來他是比海軍方麵還要著急。

這不奇怪,不提他的海軍出身背景,國內如果遠洋漁業展壯大。對他掌握的漁業局當然是百利而無一害。

“這個,我的計劃是兩步走。”胡文海痛快的出自己的計劃。

“我的意見是,先做遠洋漁業的服務業,積累經驗鍛煉隊伍。遠洋捕撈漁船常年出海,捕撈的漁獲需要有大型補給冷凍船收購運輸。我們完全可以憑借海軍補給艦改造之後做遠洋漁業補給船,前期先從收購遠洋漁獲、為遠洋捕撈船隊補給開始,既賺了錢又鍛煉了隊伍。現在看,我國的福清級補給艦在國際上遠洋補給中是很有優勢的。軍用補給艦的自持力大大優於民用船,噸位和生活條件更是比民船要好,改造成本更低。”

胡文海其實是一早就盯上了福清級補給艦。八十年代國際上除了蘇聯的遠洋捕撈船隊保持了一貫的毛貨風格,更多國家的遠洋漁船補給使用的都是民船。

在補給方式上自然是因陋就簡,多數就是一個帶冷庫功能的大型輪船。在遠洋捕撈作業中,補給也因此成為相當危險的工作。零下四十度冷凍的幾十斤重的海魚,使用相當原始的牽引方式轉移到冷庫船上,因此造成的事故相當頻繁,甚至造成船員喪生都並不奇怪。

當然,哪怕是在軍艦補給上,有專業工具進行作業,因為海況的複雜。仍然也是很麻煩的事情。

但是不管怎麼,福清級畢竟是軍艦標準建造的補給艦,用來給遠洋漁船補給和收購海魚優勢就太大了。

不過當然,縱觀世界各國。窮的海軍要自己找食的也就是pLan這獨一份了。其他家裏養得起補給艦的海軍,沒有這麼跌份的。

福清級在民船海上補給領域,那就相當於毆打朋友的水平,實在是沒什麼好驕傲的。

海軍後勤和補給艦的專家這才恍若大悟,為何胡文海會點名請他們來參加會議。這個設想經過補給艦設計專家的研究,認為福清級增加冷庫和針對遠洋漁業改造的問題不大。本來就是為海上補給建造的軍用補給艦。在補給種類的兼容能力上是很強大的。

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認可,胡文海滿意的笑了起來。

“我們可以改造一到兩艘補給艦,這樣一來成本就很低了。與此同時,可以請中船貸款建造一批相對先進的大型遠洋漁船……”

“請等一下!”中船的李副經理連忙出言打斷:“這個貸款的主體是誰?中船還是海軍?涉及到數億的資金,哪家銀行會因此貸款?”

“貸款的主體麼,當然是中船了,銀行沒有給海軍放貸的可能吧?”胡文海揣著明白裝糊塗。

“那就是了!”李經理連忙道:“這樣一來中船的風險就太大了!占用貸款額度,導致資金緊張,如果最終計劃不能推進,中船造成虧損怎麼辦?”

李經理看了麵色陰沉的池秘書一眼,不過最終還是硬頂著頭皮道:“畢竟是做生意,怎麼有穩賺不賠的。如果賠了本,虧損的這筆錢算誰的?”

池秘書咬咬牙,剛想話,卻冷不丁被胡文海一手攔住了。

他老神在在,看了李經理一眼,毫不擔心的道。

“這個問題好,我已經有了一個萬全的計劃。李經理在中船的級別不低,想必應該聽過總段造船法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