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堅毅的品格
有時候看似毫無希望,其實隻要爭取一下就有可能扭轉乾坤。求職過程中遭遇了挫折,你更需要堅持到底。
一位女大學生剛畢業時,到一家公司應聘財務會計工作,麵試時便遭到拒絕,原因是她太年輕,公司需要的是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資深會計人員。女大學生卻沒有氣餒,一再堅持。她對主考官說:“請再給我——次機會,允許我參加完筆試。”主考官拗不過她,答應了她的清求。結果,她通過了筆試,由人事經理親自複試。
人事經理對這位女大學生頗有好感,因她的筆試成績最好,不過,女孩的話讓經理有些失望,她說自己沒工作過,惟一的經驗是在學校掌管過學生會財務。找一個沒有工作經驗的人做財務會計不是他們的預期,經理決定到此為止:“今天就到這裏,如有消息我會打電話通知你。”
女孩從座位上站起來,向經理點點頭,從口袋裏掏出兩塊錢雙手遞給經理:“不管是否錄取,請都給我打個電話。”
經理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一下子呆住了。不過他很快回過神來,問:“你怎麼知道我不給沒有錄用的人打電話?”
“你剛才說有消息就打,那言下之意就是沒錄取就不打了。”
經理對這個年輕女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問:“如果你沒被錄用,我打電話,你想知道些什麼呢?”
“請告訴我,在什麼地方不能達到你們的要求,我在哪方麵不夠好,我好改進。”
“那兩塊錢……”
女孩微笑道:“給沒有被錄用的人打電話不屬於公司的正常開支,所以由我付電話費,請你一定打。”
經理也微笑道:“請你把兩塊錢收回,我不會打電話了,我現在就通知你,你被錄用了。”
成功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
3.大學生求職不要太盲目
了解了麵試中的訣竅,你就可以充滿信心、昂首闊步地走進招聘場了。但同時也要警惕別陷進盲目求職的誤區。
不少學生在大三、大四時不去上課而是忙於找工作。須知,大學一、二年級所學的隻是基礎課,而真正的專業研究、畢業設計等重要課程要在大三、大四完成,尤其大四是專業知識深化、鞏固的關鍵一年。如果這一年不能很好地進行專業研究,而把“求知”的重心轉移到“求職”上,必然要影響專業課學習。即使勉強畢業,也難以達到同等學曆應具備的專業水平,就算你忙忙碌碌找到了工作,又怎能勝任工作?
其實,在校大學生不必急於“求職”,而應把主要精力放在“求知”上,隻要全麵完成了學業,有了真才實學,何愁找不到好的工作?相反,即使提前找到了工作,而沒有過硬的本領,也會被崗位淘汰。
還有一些同學為了向用人單位推銷自己,少則發出幾十份,多則發出幾百份簡曆。發出簡曆後,為方便與用人單位聯係,一些同學配了手機,如果單位需要應聘者去麵試,男生要置辦西裝革履,女生要備好職業套裝。
如此包裝,開支事小,但是否又能真正提高求職的成功籌碼呢?某公司的人事部經理說,他們對前來麵試的畢業生,在著裝上並不刻意挑剔,隻要衣著整齊幹淨,注重個人衛生,不會因此丟分就行。相反,若是修飾過度、汕頭粉麵,倒是給人不夠自然大方的印象。事實上,各公司及用人單位花時間精力去招聘,關鍵還是“求賢若渴”,希望能招到有培養前景、能為本單位發展作出貢獻的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而不是一個用來擺設的花瓶。
因此,服裝穿得再考究。也隻是形式。聰明的招聘者更注重內容,也就是應聘者的實力。求職者應根據供求雙方的實際條件,有的放矢。
許多女大學生,都希望找一份穩定安逸的工作,甚至把它當作首選條件。在一些招聘會上。她們大多把眼光投向國有單位,哪怕是放棄所學專業,在辦公室做文秘都可以。
具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絕對穩定的工作,隨著國企的不斷改革,在激烈競爭的就業形勢下,不努力工作,不付出艱辛,“失業”隨時隨地都會發生。
筆者一位朋友是名牌大學財會專業的畢業生,現正在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應該說這個工作非常有發展前途。但他卻一直抱怨事務所工作太繁瑣,還要常出差。為此他準備跳槽到一家安穩的事業單位搞財會。以這樣的心態,他的發展前景應該可以想見。
而筆者的另一位也是從同所名牌大學財會專業畢業的朋友,從進入一家小會計師事務所工作開始,一直踏實積極地工作,在實踐中“充電”。現在他在北京一家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年薪十幾萬。他的下一個目標是成為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向年薪30萬進軍。
同一行業的不同心態,昭示了一點:激情永比“安逸”更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貪圖安逸隻會瓦解一個人的鬥誌,毀掉一個人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