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荒漠變綠洲。大家提起曹科長,沒有不豎大拇指的。
師範學校學生、各機關反帝會員以及婦女聯合會會員,分別組織了話劇團。話劇團經常排演曹建培編寫的劇本《八路軍子弟兵與群眾是一家》、《父母送兒女去當兵》及外國名劇《茶花女》等。每周演一次,賣票的收入作為抗日捐款,由財政局張紹德局長、郝升副局長保存,然後報請迪化反帝會送往前線。第三次募集寒衣捐獻會召開的晚上,師範學校劇團演出了曹建培編的話劇《送寒衣上前線》。第二、第三天晚,是維文會劇團演出蘇聯舞劇,主演是維文會會長洽帕爾,他是蘇聯塔什幹歌劇院畢業生,他與妻子熱比汗是同學,當時在焉耆算得上是舞蹈家。他倆演出時,門票貴一倍,就這樣場內座無虛席。前後三年時間裏,反帝九分會共募捐、籌集寒衣三次。群眾情緒很高,上自年邁老人,下至男女青年,有錢的捐錢,有物的捐物,爭先恐後上台獻金。有拿新疆紙幣的,有拿黃金首飾的,有拿元寶的,機關幹部獻一個月工資。
1939年8月開展的支援抗日獻金活動,行政長於德一任獻金運動委員會委員長,教育科長曹建培、縣長戴有仁為副委員長,兩位副委員長領導籌劃一整套工作。財政局長張紹德、副局長郝升負責捐獻。獻金大會上,各族群眾爭先恐後踴躍獻金。維吾爾族牧主木沙巴依,雙手舉著11個元寶走向獻金台說:“我希望大家多多捐獻金銀財寶,買一架戰鬥機支援抗日前線,狠狠消滅日本鬼子,保衛祖國。”維吾爾族老人吾甫爾商總,舉著100多塊“老人頭”銀圓送上獻金台。一般民眾也不落後,爭先恐後地把東西送上獻金台。女校教師魏秀文,上台說:“我是一個教師,憑工資維持生活,見到會場上踴躍捐獻的熱情,十分感動,我把手上戴的兩個戒指,耳上戴的耳環捐獻出來,支援八路軍抗日。”一位60多歲的維吾爾族老大娘,名叫則地漢,上台說:“我聽說給打日本的八路軍送寒衣,高興得直淌眼淚,東看西瞅,家中沒有值錢的東西,才拿這隻下蛋的母雞來捐獻,表示我疼愛抗日戰士的心意。”大家不收,老大娘哭著硬讓收下。由於九分會宣傳抗日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合計捐獻了一萬多套禦寒棉衣和一架蘇式戰鬥機。《新疆日報》登出一則消息:《新疆各族人民捐獻的十架新疆號戰鬥機由迪化起飛,奔赴保衛武漢前線》,小標題是《焉耆反帝九分會捐獻一架戰鬥機》。
1941年初,國民黨頑固派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曹建培、郝升兩人在反帝九分會院內召開群眾大會,並擬稿向迪化反帝會發了一封電報,電報名稱是《塞電七項救國綱領》,聲討反動派的倒行逆施,會後又組織群眾示威遊行。“打倒國民黨反動派”、“積極支援新四軍全體指戰員”等口號震撼全城,教育了各族群眾,增強了抗日信心。
曹、郝兩人每天除本職工作外,其餘時間都投進了九分會的工作,深入社會各階層、各群眾組織,從事抗日宣傳或文化教育活動。他倆深入群眾,有很強的親和力。有一年庫爾邦節,曹建培、郝升、陸萬海和張紹德幾個人,去維文會洽帕爾和熱比汗夫婦家拜年。大家吃了手抓羊肉後,曹建培一時高興,要求洽帕爾夫婦跳舞,熱比汗非要同曹建培跳舞,在她的一再催促下,曹就同她跳起來。曹本不會跳舞,為了歡度佳節,在熱比汗的帶動下跳了起來。他手足不合拍,身形胡亂扭,洋相百出,惹得哄堂大笑。郝升更不用說,他同一位叫孜來汗的舞蹈演員合跳,也是同樣出醜。這天主人請來很多跳舞的朋友,共同歡度佳節,整整玩了一天。
郝升除幹好財政局的分內工作,全身心參加九分會工作,他雖不愛說話,但平易近人的態度使人都願意同他接近。他擅長寫作,九分會有關宣傳稿件都由他寫出來向外界發表。他以九分會委員的身份,經常在報紙雜誌上發表文章,或者到各寺坊去宣傳。郝的妻子是在焉耆娶的,名叫劉芝榮,是迪化女中畢業生,領導婦女聯合會,也參加反帝分會的工作。後來,郝升被盛世才逮捕,她也被捕坐牢。
曹建培、郝升離開焉耆後,行到芨芨槽子時被捕。陸萬海也被焉耆公安局逮捕,當時才25歲。同他一車押送的有八個阿訇,這些阿訇都是九分會組織起來的學習小組成員,曹、郝、陸三人領導他們學習。因此,曹,郝二人被捕,他們也未能幸免。曹、郝,他們走了,開都河也不悲傷,一如既往,流水依舊,樸實地祝願他們平安,想念他們,並講述他們的故事。
§§第十三章 新兵營撤回延安航空隊留在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