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延安。夕陽照射在清涼山北麓陝北公學高級班窯洞的門前。蔣連穆站在窯洞前平台上,注視著大家談笑,神情專注。陝北公學做黨的工作的同誌走過來通知他說:“中央組織部找你談話!”
蔣連穆來到中組部,院中站著一位同誌。他走上前去,說明自己是陝公的,叫蔣連穆。中組部的同誌請他坐下。兩人坐在院內南排石窯洞門前的石台階上。
“組織上想分配你個工作,讓你到大後方新疆去辦教育,你有什麼意見?”
蔣連穆一聽大後方,心裏很不樂意。自己就是因為想到前方去才到延安來的。他說:“我沒做過工作,怕完不成任務!”
“我們考慮了,你能完成任務!”
蔣連穆想,自己是新黨員,組織上決定自己去,不好不服從,於是說:“組織上決定,我就去吧!”
“你沒有意見,那就搬到招待所來吧!”
1937年,“民先”號召學軍事,蔣連穆以北平師範大學學生的身份參加了北平大中學生暑假軍事集訓隊。總隊長是二十九軍旅長何基灃,地點在北平西苑。7月7日日寇炮擊宛平,總隊長、大隊長均回部隊。盧溝橋的炮聲震散了軍事集訓隊,也激起了蔣連穆參加革命組織的思想。9月間他接到了北平師範大學的通知說:北平師範大學、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三校合並,在西安成立西北聯合大學。蔣連穆到西安後,就參加了民族解放先鋒隊,參加了救亡活動,經常做街頭宣傳,張貼標語,參加遊行。當時,他最關心的是前線抗戰消息。聽到劉峙一退八百裏,由保定退到邯鄲;韓複榘不戰而逃,丟掉山東省;上海、太原相繼失守;平型關大捷,鼓舞人心。他對國民黨的抗戰失掉信心,希望寄托在共產黨八路軍打到敵人後方去。西北聯合大學遷漢中時,他離開學校,經西安民族解放先鋒隊介紹,到了延安。他1938年春到延安陝北公學學習,接受了馬列主義的教育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教育,於4月29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5月7日,陝北公學舉行畢業典禮。毛主席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作為畢業贈言,他說:“我們共產黨人最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共產主義的方向。共產主義事業是最偉大的、艱巨的事業,要我們千百萬人長期艱苦奮鬥、英勇犧牲去完成。這就要我們在平時養成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才能堅定這個正確的政治方向。”毛主席這篇講話,蔣連穆一直銘記在心。
招待所裏已經搬來很多人,都是分配到新疆的。除蔣連穆和郝升是陝公的外,其餘都是抗大的。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支書是曹建培,安徽省懷寧縣人,1937年10月赴延安,1938年3月入黨。這個支部由中組部部長陳雲直接領導。這時蔣連穆才知道和他談話的就是陳雲。中組部副部長李富春來招待所給他們作了形勢報告。支部全體黨員進行了認真討論。
他們被安排到中組部訓練班學習了兩個月。大家對黨的組織原則、黨的紀律以及黨員義務的認識都有所提高。學習期間黨支部大會通過了蔣連穆按期轉正為正式黨員。
中組部部長陳雲下班之後曾兩次來招待所,和大家漫談。活躍的氣氛充分激發了年輕人的熱情。大家從家常便飯談到敵我鬥爭,從生活瑣事談到抗戰救國,熱情傾談,津津有味。
陳雲質樸、沉穩,說話井井有條,似乎更傾向於冷靜的思索。他問大家,到延安後生活習慣了嗎?陳雲這樣問,是因為不少初到延安的人不習慣吃小米。
“習慣了!”大家說。
“學會‘照鏡子’了嗎?”陳雲又問。
“我們都學會了!我們還有‘照鏡子’的標兵哩!”
大夥哄堂大笑。“照鏡子”是指抗大、陝公的同學們吃飯時,把盤子裏的菜吃淨後,還立起盤子把菜湯倒進碗裏吃掉。立盤子倒菜湯,名曰“照鏡子”。
“這是你們很大的進步!”陳雲談到革命工作是長期的一輩子的事情,好的時候有,壞的時候也有。好的時候要注意修養鍛煉,防止腐化變質;壞的時候,要經得起考驗,不怕艱苦,不怕犧牲。在白區工作的同誌有兩句話,即:“嚴刑拷打,家常便飯;砍頭槍斃,告老還鄉”。
陳雲在交代任務時說:“我們黨在新疆建立的是特殊的統一戰線。新疆實行的‘六大政策’與我黨的最低綱領是一致的,是我們與盛世才建立統一戰線的政治基礎。我們幫助盛世才推行‘六大政策’,也就是貫徹我黨的最低綱領。我們到新疆去是為了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把新疆建設成為穩固的大後方,保持一條暢通的國際交通路線。”
夏日黃昏的最後一抹餘暉漸漸消逝了,排排窯洞亮起了點點燈火。遠處傳來悠揚的笛聲,餘音不絕。和著笛聲,有人在唱歌。
兩個月過去,中組部訓練班結束,又把他們送到黨校二十八班學習。這個班約30來人,他們占了多數。同班學習的有任銳、蘇菲(孫維世)母女倆。
他們到黨校不久,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準備召開。校方交給他們二十八班布置會場的任務。六屆六中全會期間,他們聽了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博古等的報告。他們每個人都買了一張12位領導的照片。12位領導是,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張聞天、陳雲、王稼祥、周恩來、秦邦憲、王明、彭德懷、項英、康生。六屆六中全會結束之際,中組部通知他們,準備起程。他們回到招待所,中組部來人說12位領導同誌的照片不能帶出邊區。大家都把照片交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