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屈原在《天問》中提到“圜則九重,孰營度之?”這裏的“圜”就是指天球的意思。
西漢時期的揚雄,在《法言·重黎》篇裏說:“或問渾天。曰:落下閎營之,鮮於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這裏的“渾天”是渾天儀的意思。
東漢時期的張衡提出的“渾天說”,認為“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認為地球就像一個雞蛋形狀,並製造出模仿天象的渾天儀。
那個打扮俊俏的西貝公子,被朱孔陽一番侃侃而談,給說愣了,半天沒有答話。
朱孔陽心想,先鎮住你個西貝貨再說,今天看看能拿多少算多少吧。
這個西貝公子沉思了一會,說道:“這隻能說地球是圓的,沒有提到地球的直徑、周長啊!”那個西貝貨抓住問題的重點,開始反擊。
“嗬嗬!你可真夠笨的。”朱孔陽抱著肩膀,滿不在乎的奚落著。
那個西貝公子急的差點跳起來,但還是很有涵養的用正常聲調問道:“我哪裏笨了,你給我說清楚。”
“隻要能確定我們待的大地是圓的,要想測算出周長、直徑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嗎?”朱孔陽白了那個西貝貨一眼,很不屑的說道。
“你……,你說說看,怎麼測算?”西貝公子氣的臉有些發紅了。
“說你笨,你還不承認,我就給你說個明白。”朱孔陽見再氣她,她就要火了,也就不再吊她胃口。
“好,隻要你說的在理,我就承認我笨。”這西貝公子反倒謙虛起來。
連朱孔陽都不得不佩服這個西貝貨的涵養,開始認真解釋道:“你聽好了,日晷你總知道吧!沒有日晷拿根棍子也行。”
“日晷我自然知道。”
朱孔陽知道這西貝公子顯然不是普通的草包,不然不會知道湯若望,好像還和他見過麵,討論過問題。他開始認真解釋起來,以免被她抓住漏洞。
“著人拿兩個日晷,分別居於南北兩地,在同一天正午時分記錄日晷上的刻度,兩個日晷上的刻度一定會形成一個差額,測量出南北兩地的距離,日晷上刻度差額就是太陽入射角度差額,這個差額占360度的比例,就是測量出的南北距離占地球周長的比例,明白了嗎?”
那個打扮俊俏的西貝公子聽完,整個人都愣在了那裏,目光有些呆滯,仿佛魔障了一樣。然後她很不顧形象的蹲在地上,畫起草圖來。隻見她自言自語,美目頻閃,應該是思考到了關鍵地方。
“啊!我知道了,真的可以算出來,用360度除以測得的角度差,再乘以量出的兩地距離,就是地球的周長。對不對?”那個西貝貨突然在地上跳了起來,興奮地問這朱孔陽。
“不錯,還不算笨的到家。”朱孔陽笑著點頭稱是,
這個打扮俊俏的西貝公子,問完以後,反倒自己臉一紅,低垂著頭不說話了。
那位正在旁觀的張老爺見狀,連忙上前來解圍,他說道:“這些事情以後再說吧,先說說那虎櫥的事情。”
朱孔陽正在考慮怎麼答話,才能把事情完美解決。
那個西貝公子突然說話了:“表叔,你要是答應人家八十兩了,就給人家唄。”
“哦!”張老爺感覺很是突然,沒有反應過來。
那個西貝公子走到張老爺近前,拉著他的胳膊說道:“表叔。”有些撒嬌的樣子。
“好吧,既然你都說了,我就給他們八十兩吧。”張老爺心想,這真是女大不中留啊,這還沒怎麼樣呢,就向著外人了。哎!幾十兩銀子罷了,這表侄女平時也沒求過別的事情,給就給了吧。
“多謝張老爺,這虎櫥就當是我們送給老婦人的壽禮吧!”朱孔陽沒想到事情竟然就這麼解決了,很是高興。反正這籠子也沒花什麼錢,就當送個順水人情吧。
“好,朱賢侄果然豪爽。那我就代表家母謝謝賢侄美意了。”張老爺此時也很高興,感覺倍有麵子,畢竟這個虎櫥剛才算出的價值高達幾百兩,不管值不值,這麵子是賺下了。
事情圓滿解決,朱孔陽拿了銀子正要離開。剛才那個西貝公子,突然攔住朱孔陽三人的去路。
“請問還有什麼事情嗎?”朱孔陽有些納悶的問道。
“朱公子,剛剛我父親聽了公子的高見,很是欣賞,希望請朱公子移步,去後堂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