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活在當下,享受此時此刻的風景(2 / 3)

與人相處得理時,別咬住不放,得饒人處且饒人,尤其那些非原則的小事不要太認真,否則會鬧得不歡而散。如此日久天長,就成為“有人緣”的好人。

但是生活是複雜的,處處有矛盾,事事有原則。經驗告訴我們,心願與現實常常陰差陽錯,或歪打正著。你想當演員,各種因素卻把你定在工人的位置上,成不了“星”還得鑽地溝。但隻要肯努力,抱定希望,不斷充實自己,“是金子早晚會發光”,“天生我才必有用”。

盧梭說過一句話:“人的自由並不僅僅是在於做他願意做的事,而在於永遠做他不願做的事”。出於義務和責任的需要,精神的自由雖受客觀製約,但它相對於行為自由擁有更大的天地,更遼闊遙遠的時空。追求淡泊寧靜,就是做一個精神自由的人。

一個人的心靈是他回避塵世喧囂的最自由的寧靜去處。寧靜就是內心的和諧、恬淡、知足、平和。

要使內心寧靜,就要崇尚和服務於內在神性:滿足於命運的安排,坦然接受逆順之境;不受感覺活動的影響,遠離喧囂的情欲,免於邪惡的感情;認識到人生的短暫、浮名的空虛,不為聲名所累,不為外物所係;不受煩惱的困擾,不怕痛苦的侵襲,不為世間的邪惡所刺激,也不畏懼死亡。

要使自己生活寧靜,還要不屑於瑣事,省掉不必要的行為,不貪圖力所不能及的事物,不過分倚重外物;懂得有些事物並不是人該追求的,沒有此類事物,人生反而更為輕鬆;拋開不恰當的念頭,免除所有壓力而生活。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退隱於內心,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寧靜,讓自己像恩培多克勒的球體一樣,渾圓完滿,在快樂的寧靜中安息。

今天才是最重要的

時間並不能像金錢一樣讓我們隨意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我們所能使用的隻有被給予的那一瞬間,也就是今日和現在。如果我們不能充分利用今天而讓它白白虛度,那麼它將一去不返。所謂“今日”,正是“昨日”計劃中的“明日”;而這個寶貴的“今日”,不久將消失到遙遠的地方。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講,得以生存的隻有現在——過去早已消失,而未來尚未來臨。昨天,是張作廢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兌現的期票;隻有今天,才是現金,是有流通性的有價值之物。

一位哲學家在古羅馬的廢墟裏發現了一尊神像。由於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神像,哲學家好奇地問它:“你是什麼神啊,為什麼有兩張麵孔?”

神像回答:“我的名字叫雙麵神。我可以一麵回視過去,吸取教訓;一麵仰望將來,充滿希望。”

哲學家又問:“那麼現在呢?最有意義的現在,你注視了嗎?”

“現在?”神像一愣,“我隻顧著過去和將來,哪還有時間管現在?”

哲學家說:“過去的已經逝去了,將來的還沒有來到,我們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現在。如果無視現在,那麼即使你對過去、未來了如指掌,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神像一聽,恍然大悟,他失聲痛哭起來:“你說的沒錯,就是因為抓不住現在,所以古羅馬城才成為曆史,我自己也被人丟在了廢墟裏。”

人要學會在現時中生活。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所用的“現時”一詞,它更加強調的是“現在”這一時間概念。現時生活是你真正生活的關鍵所在。細想一下,除了“現在”,我們永遠不能生活在任何其他時刻,你所能把握的隻有現在的時光,其實未來也隻不過是一種即將到來的“現在”。有一點可以肯定:在未來到來之前,你是無法生活於未來之中的。

有時人們不得不為將來而犧牲現在,采取這種態度就意味著不僅要避免目前的享受,而且要永遠回避幸福——將來那一時刻一旦到來,也就成為現時,而我們到那時又必須利用那一現時為將來做準備。這樣,幸福總是明日複明日,永遠可望而不可即。

現時,是一種難以捉摸而又與你形影不離的時光,隻有你完全沉浸於其中,才可得到一種美好的享受。因此,你應該充分享受現時的每分每秒,而不必去考慮已過去的往日和還未到來的將來。抓住現在的時光,這是你能夠有所作為的唯一時刻。

回避現時往往導致對未來的一種理想化。希望、期望和惋惜都是回避現時的最為常見的方法。你可能會想像自己在今後生活中的某一時刻,會發生一個奇跡般的轉變,你一下子變得事事如意、幸福無比、財富無限;或者期望自己在完成某一特別業績——如大學畢業、結婚、有了家庭或職務晉升之後,你將獲得一種新的生活。然而,當那一刻真正到來時,你卻並沒獲得自己想像中的幸福,甚至往往有些失望。未來永遠沒有你所想像的那麼美好、如詩如畫,它也隻是一種切切實實的將要到來的“現時”。為什麼許多年輕人婚後不久就哀歎生活與婚姻的不幸,其中不乏一個原因——他們曾經將婚姻和未來幻想得過於幸福美滿,而當這一切真正到來時,卻因為沒有珍惜而錯過了現時的快樂。

當然,如果生活中的某些方麵並沒有達到你原先的期望,你可以通過對未來的再一次理想化而將自己從低沉的情緒中解脫出來,但千萬不能讓這種惡性循環影響你的一生。因此,擁有今天才是最重要的。

讀到這裏,你一定有很多感慨,請把它們寫在下麵,在你有空的時候拿出來讀一讀。

——————————————————

不要為明天擔憂

不要害怕將來的路會有多難,也不必為明天的事情擔憂,因為如果你無法專注於當下的旅途,你將錯失一些美好的人生風景和特殊的時刻。

客廳中一個巨大的掛鍾滴答滴答地響著。在一個夜裏,突然傳來一陣啜泣聲,於是客廳的家具們到處尋找聲音的來源,原來是秒針在飲泣。

秒針哭著說:“我好命苦啊!每當我跑一圈時,長針才走一步,我跑六十圈時短針才走五步。一天我要跑一千四百四十圈,一星期有七天,一個月有三十天,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我如此瘦弱,卻要分分秒秒地跑下去,我怎麼跑得動呢?我辦不到。”

旁邊的台燈安慰它說:“不要去想還沒來到的事情,你隻需按本分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你將會走得輕鬆愉快。”

《聖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不要煩惱明天的事,因為你還有今天的事要煩惱。”這是一句隱含大智慧的話,卻不是容易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