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做好上崗前的準備(2 / 2)

五、人生目標分析

人生目標往往決定了一個人今後一段時間的奮鬥方向,結合自身特點及個人意願確立一個準確的目標,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我們最關注的問題上,能夠激勵著自己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

正確進行自我評估應盡量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客觀實際不虛誇。隻有結合自身實際比較客觀地分析和評價自己,不過分抬高自己,才能為自己的將來準確定位;其次,突出特色不庸俗。俗語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同樣的葉子,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特點,參加工作前,畢業生應發掘和突出自己的特色,這有利於在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和崗位更得心應手;再次,發展變化不靜止。自我分析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應隨著形勢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從而提升自我分析水平,達到進一步完善自我的目的;最後,整體優化不片麵。自我分析並不是單純地突出某一麵,而忽視其他方麵,其實,自我分析的最佳效果是達到整體優化,在不斷突出個性的同時,追求全麵的提高,實現全麵的優化。

如今大學畢業生期望值很高,他們對社會現狀的看法往往過於簡單或片麵,自認為“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認為很快就可以創造一番大的業績,他們的理想目標很空泛,一旦遭遇挫折,很容易產生不安或不滿情緒,失去競爭的勇氣。其實,社會是一個萬花筒,其中既有好的、有利於人發展的一麵,又有不好的、不利於人發展的一麵。一個人的工作能力不僅僅取決於其專業能力,尤其在今天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一個人的成功還取決於溝通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作為大學生,隻有正視現實,接納現實,調整心態,將主觀願望與客觀實際結合起來,才能站穩腳跟,才能盡快適應社會,找到真正改造世界創造業績的切入點。筆者認為,在上崗前,大學生必須樹立積極正確的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用心修煉自己,重點實現如下幾個轉變:

一是從個人導向到團隊導向的轉變。學生階段,我們以學習為主,重點是充實自我,完善自我,我們可以根據個人的意願做事,可以不跟別人打招呼自己跑到圖書館看書,可以穿著拖鞋在校園裏漫步,也可以放鬆自己不去上課而躺在溫暖被窩裏睡大覺,但是參加工作後,更多強調的是統一的標準、流程、規範,因為大多數人的單位都是營利性的,這裏不崇尚個人主義,不允許你偷懶,更不允許你放肆,個人是要融入自己的單位的,是要通過集體來發揮作用的,所以,培養自己的團隊意識很重要。

二是從情感導向到職業導向的轉變。學生時代,我們可以個性張揚,可以意氣用事,可以大呼小叫。工作後,就必須學會一種職業化的思維、意識和習慣,用理性主宰自己的工作,以求得企業的認同。

三是從成長導向到責任導向的轉變。就是說,必須在承擔責任的前提下學會成長,全力做好分內的事情,個人必須培養出一種“與單位共命運”的意識,必須要重視自己的信譽。

四是從思維導向到行為導向的轉變。在學校裏,我們在麵對一個問題時,多愛爭論,多愛問為什麼,但工作後就不僅僅要求我們去想為什麼,更重要的是能夠將問題處理好,碰到問題時多從它的利弊進行比較從而決定是否可行,而不是等完全爭論清楚了才去做。思考問題應該全麵,最好富有建設性,協調好各方關係後力爭付諸行動。

五是從智力導向到品格導向的轉變。職業文化與非職業文化不可避免會發生碰撞,要把每天做的事情當成是修煉自己品格、意誌的機會,工作中應誠實守信,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接受並順應各種成文與不成文的規章製度,不僅僅要具有做事的能力,還要將個人的價值觀與單位組織機構、管理方式多方麵結合來充分發揮、一展才華。

六是從依賴導向到獨立導向的轉變。學生時代,我們生活上靠父母的救濟,學習上靠老師的指引和同學的幫助,存在很大的依賴性,進入職業生涯後,我們不可能跟學生階段一樣過分依賴父母、領導和同事。新的生活、工作、學習對自己提出了全麵獨立的要求,這點應引起大家的充分重視。

總之,一個學生走向工作,走向社會,其實就像一個“修煉”的過程,我們必須學會用職業規範來嚴格要求自己,在走上崗位前認識你自己,多思考,做好各方麵準備,給你的人生之路點一盞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