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大學事件”(3 / 3)

四、弄潮一族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迅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所需的學費直線飆升,大學這座曾經被學術籠罩的森嚴堡壘城門大開,曾經被鄙棄多年的對物質利益的追求成為大家共同的渴求。在經濟浪潮強有力的衝擊下,在高昂的學費所帶來的沉重壓力下,這種追求堂而皇之地走上城頭,搖旗呐喊,成為世人的行為準則。教授經商了,博導下海了,學生打工了,後勤都社會化了……整個校園因之而沸騰。

從校園布告欄中鋪天蓋地的勤工助學海報,學生中人數壯觀的“打工經商”一族,到無法抑製的創業激情足以證明“打工經商”在當今校園不再是一時的潮流,其浩蕩的聲勢,對學生影響之深刻使之成為校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構成了一類獨特的“大學事件”。“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在這類事件中,大學生各顯神通,有憑借能言善辯的、有依靠專業特長的、有倚借家庭資產的……在不同的領域、項目上一展身手。在形形色色的弄潮一族中有成功的典範,也有失敗的例子,但無論如何,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是一種難得的經曆,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大家稍稍留意便能發現,超過半數的政治家、企業家都有過這種經曆,這應該不僅僅是一個巧合吧。

胡某是西安某高校的一位特困生,家庭經濟的拮據和不菲的學費令他在剛剛入學時就不得不走出校園。由於人地兩生,開始失敗乃至上當受騙的經曆讓這位東北學子潸然淚下,但他還是頑強地走了下去。經過一年左右的時間,他已經摸索出了大學生勤工儉學的一套規律,熟悉了許多助學的渠道。上大三時,他利用自己的熟門熟路承攬了大量的勤工助學的工作,自己親身實踐,同時將多餘的機會介紹給一些其他的同學去做,自己從中收取一定的回扣,一年下來,竟是一筆不少的收入。胡某成了係裏小有名氣的勤工助學“經紀人”。畢業後,胡某將這一段經曆寫入了自己的簡曆,如願以償地叩開了某信息公司的大門,踏入了自己所喜歡的行業。

五、愛之初體驗

“青春男子,哪個不善鍾情;妙齡少女,哪個不善懷春?”雖然說愛情是沒有年齡界限的,但在大學生這些風華正茂的青春男女身上,愛情表現得更加熾熱,更富激情。愛情和大學校園結成了最美麗的組合,這種美麗首先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大學這樣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在這個開放的個性空間中,大學生們演繹著各自不同的故事:有誌同道合,比翼雙飛的;有“郎才女貌”,相互欽慕的;也有門當戶對,強強聯手的……就在這樣各有所求的“拍托”熱潮中,他們又似乎不約而同地演繹著“追求一理智一解脫”的戀愛三部曲。當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從一而終”抑或“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青年。無論他們的目的是否單純,無論他們的結果是否美麗,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情感的閱曆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據調查顯示,在中國大學生當中,有過戀愛經曆的占到50%,曾經涉足愛情的更高達85%。如此大範圍的影響,使之對大多數畢業生而言,都稱得上是一類重要的大學事件。

無論何時,將“愛情的經曆”和能力聯係到一起都顯得有些牽強。在大多數人的眼裏,愛情自始至終是和事業並行的舟楫,是不同領域的事情。誠然,一個人在情感經曆中,很難獲得諸如管理能力、組織能力、交際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等職業性的能力,但我們相信每一個有過這種經曆或者正在經曆的同學,寧靜地回味這一段感情的時候,能夠從酸、甜、苦、澀中品味出它的價值。這種價值是難以確切形容的,但我們也不難認識到人在愛情當中的逐漸成熟,在追求當中的執著專一,在相處時的體諒容忍,在迷茫時的積極思考,還有冷靜理智的抉擇……能力本來就是在生活中積累的,而愛情尤其是初戀對一個人的影響絕不亞於任何的大學事件,所以莫裏哀說:“愛情是一位偉大的導師,他教會我們重新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