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對號入座(1 / 2)

用人單位招收畢業生的根本目的也是獲得知識、獲得資源。因此,許多用人單位,尤其是跨國公司、三資企業都比較重視對應聘者綜合能力及所學專業知識的考察。其中,所考察的專業知識,往往是最基本的,甚至是些常識性的東西,但是許多考察結果卻令人十分擔憂。在理光(深圳)工業有限公司的一次測試中,參加測試的有近四百人,其中還有不少研究生,及格的卻隻有七個人,再看看那幾道試題,都是些學過的最基本的知識點,好多同學都後悔沒有及時複習以前學過的知識,甚至有的同學說,事先哪怕是看一眼也不會錯了。然而,殘酷的事實是沒有及格的同學失去了進一步麵試的機會,也就無緣加入該公司。各學校都麵臨這樣的問題,這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現代社會職業崗位對求職擇業者的知識結構、文化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用人單位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合理配置企業的人力資源。因此,就知識結構而言,它們一方麵對知識結構的多樣性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麵,對知識結構的實用性的要求也越來越強。

職業門類不同,對知識結構的要求也就不同,現介紹幾種常見職業門類對知識結構的要求如下:

一、對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知識結構的要求

在國家機關擔任公務員、黨的機構從事黨務工作的人員、事業單位機關工作的人員,一般根據不同的職業崗位層次,要求具備不同的知識結構,現在最低職位的文化水平要求是高中以上。隨著現代化社會進程加快,對上述人員的文化水平的要求將越來越高,從如今國家公務員考試的日益規範和嚴格中可見一斑;其次,對上述人員還要求具有相關的業務知識,主要是與本職崗位有密切關係的業務知識,要掌握有關法津、經濟、行政、管理等基礎知識;第三,還必須具備適應本職崗位需要的各種能力,即理解能力、判斷能力、決斷能力、創造能力、開發能力、表現能力、協調能力、涉外能力、指導能力、統率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及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等。

二、工程技術人員的知識結構標準

該類職業包括各行業中從事工程技術應用和研究的工作,該類人員需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水準,牢固掌握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現代專業知識,有解決極其複雜技術的能力,有開發新技術的能力,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對問題判斷能夠做到完整客觀,有係統的思維和抽象概括能力,能夠選擇最有效的方法和最新的設備和材料來解決問題,能夠提出改進材料和設備的方法,有全麵、周密的計劃和組織能力,有具體分析困難和解決困難的能力,實事求是,虛心好學,勇於創新等。

三、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知識結構要求

作為一個社會科學工作者,應該有一個比較完善的知識結構體係,無論研究什麼學科,都應該具有三個層次的知識結構,一是具有本學科的專門知識,包括本學科的概念、理論體係、研究工具、基礎資料,了解本學科的曆史演變,研究本學科的現狀和它們的發展前景;二是要有相關學科知識,以經濟學為例:就要包括哲學、政治學、法學、曆史學、數學和有關的技術科學,這些都是相關學科。在一個學科中,由於研究的問題不同,相關學科也不一樣,如,經濟學中,研究生產力布局的,一定要掌握經濟地理知識,而研究貨幣政策的就不一定要掌握經濟地理知識。另外,一般知識不一定要求過多,但是必要的知識應該具備,如:語法修辭知識、邏輯學知識等。專業知識是從事科學研究的基礎,相關知識是專業知識的必要延伸,一般知識決定一個人的知識麵。專業知識不牢固,似懂非懂搞研究工作是不行的;相關知識不夠,會限製專業知識的引申和發揮;一般知識太少,難以開闊思路,啟迪創造性思維。

四、經營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要求

經營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應該是:能夠深刻領會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並能夠適應改革開放的政治經濟形勢;具備創新意識和精神,有強烈的市場和客戶觀念,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有比較寬廣的知識麵;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果斷的辦事指揮能力,較強的控製能力;能及時發現問題,善於捕捉信息、溝通信息;具有良好的決策能力,較強的公關、社交、談判能力;處理問題靈活機動、隨機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