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多一分寬容(1 / 1)

一天,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兒子去拜訪朋友。在公共汽車上,一個背著大包的青年擠進了車廂,年輕的媽媽被青年的大包撞到了一邊。

兒子關切地問:“媽媽,你沒事吧?”同時,他惱怒地看了那個青年一眼,喊了一句:“太可恨了!”

年輕的媽媽看著兒子,說道:“不能這麼說,這個叔叔不是故意的。”這時,那個青年也連連向她道歉。兒子聽到這些,慚愧地低下了頭。

幾天以後,媽媽早早下了班,她騎著車子來到學校,準備接兒子回家,結果發現兒子的手受傷了,血一滴滴往下流。媽媽心疼極了,趕快找來一些紗布,將兒子的傷口包紮好。然後就去詢問老師原因,老師也很奇怪,因為她既沒有看到男孩來報告,也沒有聽他哭過。

媽媽不解地問兒子:“為什麼不告訴老師呢?”

兒子笑著說道:“媽媽,同學不是有意弄傷我的呀!為這事,弄傷我的人已經深感不安了,如果我再去告訴老師,他會更加自責的。”

媽媽聽了兒子的話非常高興,她摸著兒子的頭說:“好孩子,你已經學會了寬容。”

人的胸懷往往是挫折撐大的。要知道,心寬一寸,路闊十尺,心是路的基石,把心放平了、擺正了、拓寬了,路走起來才會順利。

懂得寬容的人大多自信自強,他們能夠高瞻遠矚,高屋建瓴,對眼下無關的矛盾和傷害能夠一笑而過,化幹戈為玉帛。這類人散發著過人的人格魅力,其人生道路也必然通暢,即使有荊棘的存在,也能在這類人的大度感化下化為美麗的花朵。

這是發生在美麗的北國江城吉林市的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輛8路公交車行駛到北大街路口時,一個中年男子突然大喊:“司機師傅,我的錢丟了!”女司機王麗梅連忙問他什麼時候丟的,中年男子說他是在前一站水門洞上的車,剛剛發現口袋裏的錢不見了。他焦急地說這錢是給老人治病用的,老人病得很重,急等錢做手術。丟錢的男子和一些乘客提議:“中途沒有停車,顯然小偷仍然在車上,幹脆把車直接開到公安局去。”

王麗梅想了想,把車停在路邊,並鎖上了車門。然後,她拿起擴音話筒對車內乘客說:“乘客朋友們,誰家都有老人,誰掙錢也不容易,請撿到錢的乘客換位想想,如果丟救命錢的是你,你此刻的心情會怎樣?撿錢的乘客,我作為本車的司機發自內心地請你把錢還給失主。如果你確實有困難,迫使你這樣做,相信所有的乘客都會原諒你,但你今天一定要把錢還給失主。”見車內靜了下來,王麗梅接著說:“隻要你把錢還給失主,我們大家是不會令你難堪的。”

這時,車內靜得連掉一根針都能聽清楚。王麗梅接著對乘客說:“請大家協助一下,我數一二三,大家閉上眼睛半分鍾,撿錢的乘客不要把錢包扔在自己的腳下。”

半分鍾後,大家睜開眼睛,奇跡出現了,錢包真的出現在車廂地板上。王麗梅激動地提議:“乘客朋友們,讓我們為‘撿錢包’的乘客的‘拾金不昧’,為失主丟失的錢失而複得,並祝生病的老人早日康複,我們大家鼓鼓掌!”頓時,車上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相信每一個聽到這個故事的人都能感受到那掌聲中的美好和溫馨,那是在女司機王麗梅那顆仁厚、善良的心的感召下,一顆顆心靈相互撞擊發出的聲音。這其中也有那個“撿”錢的乘客的心,也許他就隻有“半分鍾”的心熱、“半分鍾”的心動,但就在短短的“半分鍾”裏,他接受了一次也許是前所未有的心靈的洗禮,不管他是否願意,那種“心熱”、“心動”的感覺他都不會忘記。

“半分鍾”,平平常常的“半分鍾”,因為有一群人用閉上眼睛這種特殊的方式為一個人敞開一扇通向新生活的門而注定永恒。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與人之間難免會出現像唇與齒似的磕碰,鍋與勺似碰撞,難免會遇到分歧或爭執。每到這時,隻有以寬闊的胸懷、熱忱的姿態麵對,才能求得圓滿的化解,融化彼此之間的冰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