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郎(池田政朝)怎麼會如此糊塗。”池田清貧齋拿著手中的文書:“池田十郎次郎政朝,池田五郎右衛門政盛,池田六郎左衛門利正,池田次郎兵衛政春。。。。。。”文書上的名字,還有賬目,幾乎都是池田氏的一門眾,其中同為池田六人眾之一的池田政朝就是樂市令的負責者。
“殿下還特地吩咐不可徇私。”勝政為難,但勝政相信清貧齋更為難,因為池田政春是他從孫。論情理論關係,清貧齋都比他難做。
“這文書是從何而來?”與勝政的想法一致,清貧齋相信如此重要的證據,不可能是憑空而來。
“是毫攝寺上交於大殿的。”其實這才是勝政最為擔心的:“隻怕是居心叵測。”想到此,勝政不由的又想起了曾經照顧他數日的菊姬。
“八郎,你覺得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恐怕是樂市令。”勝政早已思考過這個問題,既然是毫攝寺,那麼與滿願寺屋新店之事會牽扯到一起,而滿願寺屋最大的依仗就是樂市令。樂市令本就是從寺社之中奪利,樂市令才剛剛起步,短短數年光景,池田氏從中雖然謀取不少利益,卻也有限。而現在樂市奉行竟然與禦用商人沆瀣一氣,隻怕會寒了池田長政的心,就此取消樂市令也很有可能。
“我也覺得如此,而且我覺得毫攝寺也並非幕後指使。”相比於勝政,清貧齋在政治上的經驗也更為老道。
“本.願.寺.”瞬間勝政就想到了一向宗,攝津國最大的寺社勢力。
“怕隻怕處置了他們,也不能解決今次的事情。”即便是渡過今次,日後也會有其他方法來幹涉。
“難道就此妥協,取消樂市令。”對此勝政可不敢苟同,若是輕易向對方屈服,以後豈不是要仰人鼻息。
“僅以本家想與之抗衡確實不利,若是有三好氏相助的話。”心中有了計較,清貧齋也穩了下來:“關於十郎他們的事情,殿下是否明言秉公辦理。”
“確實如此。”勝政肯定的說道。
“那你便以建武追加法去做吧。”
“你說建武。。。”
“嗯,就是建武式目。”清貧齋起身笑著說道:“至於殿下那裏的事情就交給我了。”然後離開了二之丸。
“老狐狸。”在清貧齋離開以後,勝政不禁覺得好笑。
“殿,難道政秀殿說的有什麼問題?”旁邊的島勝猛好奇的問道。
“他說的沒問題,問題在別的地方。”勝政問道:“左近,你知道建武追加法嗎?”
“此乃武家之根基。”島勝猛說道,即便是室町幕府衰落,建武式目在近畿地區還是很有影響力的。
所謂建武式目和建武追加法其實是指同一法令,就是室町幕府(足利幕府)在建武年間,為奉行人製定的武家政權施政方針,後來的諸國分國法也多是以此為根基。建武式目或建武式目條是它的原名,可隨後在數百年間奉行人與幕府之間的關係不斷變化,政治格局的不斷變化,室町幕府就在原建武式目的基礎之上增加其他相關條例,總稱建武以來追加法,簡稱建武追加法。(注:德政令也屬於追加法之一)
“追加法最後一次修訂是在永正十七年(1520年),而樂市令第一次出現在天文十八年(1549)。”說著,池田勝政自己都笑了:“其間相隔二十餘年,也就是追加法之中根本不可能有對樂市令相關的懲治措施,最多也就隻能借鑒相關條目罷了。”至於借鑒什麼條目,就見仁見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