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0~3歲寶寶的健康嗬護(3 / 3)

磨牙會使寶寶的麵部過度疲勞,吃飯、說話時會引起下頜關節和局部肌肉酸痛,張口時下頜關節還會發出響聲,這會使寶寶感到不舒服,影響他的情緒。磨牙時,咀嚼肌會不停地收縮,久而久之,咀嚼肌增粗,下端變大,寶寶的臉型發生變化,影響了外觀。

原因及解決方法。

有的寶寶患有蛔蟲病,由於蛔蟲擾動使腸壁不斷受到刺激,也會引起咀嚼肌的反射性收縮而出現磨牙。

這時應及時為寶寶驅蟲。也有的寶寶因為白天受到父母或幼兒園老師的訓斥,或是睡前過於激動,而使大腦管理咀嚼肌的部分處於興奮狀態,於是睡著後會不斷地做咀嚼動作。這時父母盡量不要給寶寶壓力,給寶寶營造一個舒適的家庭環境。

寶寶換牙期間,如果因為營養不良,先天性個別牙齒缺失,或是患了佝僂病等,牙齒發育不良,上下牙接觸時會發生咬合麵不平,這些也是產生磨牙的原因。請口腔科的醫生檢查一下寶寶是否有牙齒咬合不良的情況,如果有,需磨去牙齒的高點,並配製牙墊,晚上戴後可以減少磨牙。

說夢話。

對健康的影響。

經常說夢話的寶寶往往有情緒緊張、焦慮、不安等問題,有時還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

原因及解決方法。

說夢話與腦的成熟、心理機能的發展有較密切的關係,主要是由於寶寶大腦神經的發育還不健全,有時因為疲勞,或晚上吃得太飽,或聽到、看到一些恐怖的語言、電影等引起的。如果寶寶經常說夢話,在寶寶入睡前不要讓寶寶做劇烈運動,不讓寶寶看打鬥和恐怖電視。

如果寶寶白天玩得太興奮,可以讓寶寶在睡覺前做放鬆練習,使寶寶平靜下來,或者給寶寶喝一杯熱牛奶,有鎮靜安神的功效。

11~12個月寶寶的健康嗬護。

7招應對寶寶厭食。

適當降溫。

夏天寶寶常一頓奶喝完就滿頭大汗,熱得沒有食欲。為改善這種情況,媽媽可以在喂奶時,在寶寶的脖子下墊一塊毛巾,隔熱吸汗,或選擇在25℃~27℃的舒適空調房裏給寶寶喂奶。

腹部按摩。

寶寶腸胃消化功能弱,容易發生腸脹氣。適當的腹部按摩可以促進寶寶腸蠕動,有助於消化。具體步驟為:寶寶進食1小時以後,讓寶寶仰臥躺下;手指蘸少量寶寶油抹在寶寶肚子上作潤滑;右手並攏,以肚臍為中心,用四個手指的指腹按在寶寶的腹部,並按順時針方向,來回劃圈100次左右。

補充益生菌。

這個階段的寶寶,在高溫的影響下容易發生腸道菌群的紊亂。

此時,適量地給寶寶補充一些益生菌,有助於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以維持正常的運動,從而增進食欲。

少吃多餐。

對食欲不佳的寶寶也不要勉強。每次喝奶的量變少了,那就適當增加一兩頓午間餐,盡量保證每天的總奶量達標就可以。

正確添加輔食。

輔食添加要循序漸進,過早或過多都會影響寶寶的腸胃功能,從而加劇寶寶的厭食情況。

食物補鋅。

寶寶在夏天容易出汗,易導致鋅元素的流失,缺鋅會引起厭食。可為寶寶補充一些含鋅量高的食物,如把杏仁、蓮子一類的幹果磨成粉,做成輔食給寶寶食用。缺鋅情況嚴重的寶寶,也可適當服用一些補鋅的保健品。

準備清火營養粥。

寶寶萌牙時,咀嚼能力尚弱。熬一些消暑、健脾的粥給寶寶吃,可以營養、訓練兩不誤,如綠豆紅棗粥、紅豆薏米粥等。

破傷風的防治護理。

五、1~3歲。

1~1.5歲寶寶的健康嗬護。

視覺保護。

意義。

嬰幼兒時期是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和可塑階段,也是預防和治療視覺異常的最佳時期。因此,積極做好預防與保護工作非常重要。

方法。

寶寶居住、玩耍的房間,最好選擇窗戶較大、光線較強的房間,家具和牆壁最好是鮮豔明亮的淡色,如粉色、奶油色等,使房間獲得最佳采光。如果自然光不足,可加用人工照明。人工照明最好選用日光燈,燈泡和日光燈管均應經常擦幹淨塵土,以免降低照明度。

其次是看電視衛生。寶寶此期可能會非常喜愛觀看電視節目,但要注意,2周歲以內的寶寶不能看電視。如果一定要看,每周不能超過兩次,每次不能超過10分鍾,最好在座位的後麵安裝一個8瓦的小燈泡,可以減輕看電視時的視力疲勞。

另外還有看圖書、畫畫的衛生。寶寶看圖書、畫畫的坐姿要端正,書與眼的距離宜為33厘米,不能太近或太遠,不能讓寶寶躺著或坐車時看書,以免視力緊張、疲勞。

為了保護寶寶的視力,還要供給寶寶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肝、蛋黃、深色蔬菜和水果等,經常讓寶寶進行戶外遊戲和體育鍛煉,有利於恢複視覺疲勞,促進視覺發育。

掌握帶寶寶看醫生的最佳時機。

意義。

父母對於寶寶總有一種直覺,能夠明確地說清楚寶寶是否健康。有時疾病發生在寶寶身上,隻是行為有些不正常,例如不像正常—樣吃飯,或是異常的安靜,或是異常狂躁。隻有經常與寶寶待在一起的人才能發現這些跡象,這是發病的非特異征兆。如果媽媽堅持認為寶寶生病了,就一定要去谘詢醫生,尤其是在出現一些可疑征兆時,更應該向醫生谘詢。

方法。

如果寶寶的體溫超過38℃,能看出寶寶明顯發病,應該去看醫生;如果體溫超過39.4℃,即使看不出寶寶有什麼發病的跡象,也要去看醫生;如果寶寶發熱時,體溫忽高忽低,或伴有幼兒驚厥,或體溫連續3天達到38℃以上,或寶寶出現發冷、嗜睡、異常安靜、四肢無力等症狀,都應該抓緊時間看醫生。

寶寶出現意外或燒傷;當寶寶失去了知覺時,不論其時間多麼短;寶寶外傷傷口較深,引起嚴重失血時;寶寶被動物、人或是蛇咬傷時;眼睛受到物體挫傷時,都一定要抓緊時間看醫生。

如果寶寶出現惡心、昏迷或者頭痛時,應及時看醫生。

如果寶寶出現呼吸困難,每次呼吸均可見肋骨明顯內陷,要及時看醫生。

如果寶寶嘔吐嚴重,持續過久或是嘔吐量很大,一定要及時看醫生。

可能寶寶還會出現其他一些特殊的情況,這裏不再一一進行敘述,隻要媽媽懷疑寶寶有不舒服的表現,就一定要去看醫生。

1.5~2歲寶寶的健康嗬護。

寶寶高熱不退是怎麼回事。

一般情況下,由於寶寶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完善,對外界的刺激反應易於泛化,因此,常會發燒到39℃~40℃。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出現高熱不退的原因,除感冒外,還可考慮為患兒急疹,但這種情況多在高熱四五天後體溫下降,全身出疹,病情好轉。

若寶寶患扁桃體炎、急性中耳炎,高熱也多維持數天不退,應到醫院請醫師確診。

高熱患兒除按時服藥並進行物理降溫外,宜在通風良好(不是穿堂風)的房間裏休息。家長需注意及時給患兒補充水分,觀察其尿量,尤其是飲食要求易消化、富於營養的半流質食物。

有些家長既不給寶寶服藥,又沒有對其進行精心護理,隻知道帶寶寶去醫院,甚至1天去4~5次醫院,其實這種做法對寶寶病情反而不利。

如何預防寶寶急性結膜炎。

急性結膜炎是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導致的眼結膜急性炎症。急性結膜炎的患兒發病急,常見的症狀有眼皮發紅、腫痛、怕光、白眼珠發紅、眼角分泌物多、睡醒時甚至睜不開眼,有時眼周、頰部也紅腫,並伴等症狀。

這種病傳染性很強,因此,患兒的眼淚及眼角分泌物接觸到的物品,如臉盆、手巾等,都應單獨使用;給患兒點眼藥的前後都要用肥皂洗手;不要用給患兒擦過藥的手揉眼睛;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眼藥,再服用消炎藥就可以很快治愈。

2~3歲寶寶的健康嗬護。

警惕皮包帶給寶寶的危害。

這個階段的寶寶同樣還很調皮,經常會翻箱倒櫃,尤其是喜歡翻他人的皮包,書包等,這就可能會給寶寶帶來一些危害,因為皮包裏麵的某些東西,如藥物、零錢、硬糖、筆帽、圖釘、指甲油等可能給寶寶帶來中毒、窒息、割傷等危險。

專家提醒大家,當家長忙於談話聊天時,一定要監護寶寶,因為寶寶隻需要幾秒鍾的時間,就可以把他認為新奇的東西放到嘴裏。另外,一定要把家裏的包都收好,避免寶寶翻到,尤其是不要在包裏放一些寶寶不能碰的東西。並時刻觀察寶寶,別讓他有機會接觸危險的東西。

隻有這樣,才可能避免寶寶遭受危險。

培養寶寶的自我保護意識。

引導寶寶記住父母或家人的名字、地址等;不要碰家裏的一些危險用品,如插座、煤氣、酒精等。告訴寶寶不能亂吃藥,特別是帶甜味的藥品;寶寶生病的時候,告訴寶寶怎樣做才對身體恢複有好處,生病期間哪些東西不能隨便吃。總之,隻要家長有了安全意識,寶寶在潛移默化中也會樹立安全意識,當然就會在日常的生活和活動中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乳牙疾病危害大。

媽媽知道嗎,寶寶小小的乳牙如果護理不當,會給寶寶帶來無法彌補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