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燈謎製作的常見毛病(2 / 3)

九、謎麵太過泛濫

在製謎過程中,一底多麵的情況是相當多的,但必須取材不同,刻畫各異,同一扣法的麵句,不能隨便更改詞彙;否則,同一取材,如既可用這句,又可用那句,謎麵的內容怎樣改變,都同樣扣得住謎底,從而產生了謎麵泛濫成災的局麵。猜射這類謎麵太泛的謎,隻能令人感到如喝白開水,淡而無味。例如:

四加四(打字一) 謎底:積

“四加四”之和是八,再由“和八”組合成“積”字。應該說此謎在扣合上沒有什麼毛病,是成立的。問題在於除了“四加四”之外,五加三,六加二,七加一,它們的和都是八,從而犯了謎麵太泛的毛病。如把謎麵改為“七一”,雖然依舊運用數字換算法,但由於謎麵可以別解為中國共產黨的誕辰紀念日,已賦予了與其他謎麵不同的新含義,相比之下,無疑比原麵“四加四”之流更勝一籌。

十、不合邏輯思維

燈謎是文字遊戲,但也得講究一點邏輯性。否則便於理不通,難以令人信服。如:

教練在場外指導(成語) 引人入勝

教練在場外指導,就一定能夠使運動員取得勝利嗎?答案是否定的。其實,隻要將謎麵稍微改動一下,例如改成“神通教練當指導”之類,結果便大不一樣。因為教練既稱“神通”,就意味著他具有無所不能的高超本領,在他的指導下,運動員就自然無往不勝了。

十一、麵底褒貶失當

燈謎不僅是饒有趣味的文字遊戲,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宣傳教育作用,有其思想性。因此,在講究技巧和趣味的同時,還要考慮到麵底之間的褒貶關係及其社會宣傳效果,應賦予它健康、向上、積極的思想內容。如果麵底含義太矛盾,內容悖謬,褒貶失調,因而與政治意識形態及精神文明相違背,在燈謎上稱之為“麵底褒貶失當”。

例1.海峽兩岸盼統一(成語) 非分之想

從燈謎角度上看,謎底可別解為:不是(非)要“分”開“之想”法。似乎與麵意相符,互相扣合。但從整條謎來看,又可能會使人產生“海峽兩岸盼統一”是“不安分的想法”(非分之想)的錯覺。對這類政治立場似乎模棱兩可的燈謎,還是“槍斃”為妙。

例2.領導幹部年輕化(成語) 大難當頭

從燈謎角度來看,謎底可別解為“年紀大了難以當頭頭”,似乎與麵意並無相悖。然而,從整條燈謎來看,又可能會使人產生“領導幹部年輕化”是巨大的災難來臨到頭上(大難當頭)的錯覺。如果是這樣,還有那個年輕人敢當領導幹部呢。

例3.遵守遊戲規則(三字口語) 耍無賴

從燈謎角度來看,謎底可別解為“在玩耍時沒有耍賴”,似乎與麵意吻合。但從整條燈謎來看,又可能會使人產生“遵守遊戲規則”,是放刁撒潑、蠻不講理(耍無賴)的錯覺。既然如此,還要遵守規則幹什麼?

對於人物褒貶失當的問題,我們也應當注意。

以正麵人物的名字作謎底,為其撰麵時,不能用貶義詞語,以免唐突先哲時賢。反過來,以曆史上的反麵人物的名字作謎底,為其撰麵時,不能使用褒揚意義的詞語,以免美化壞人。例如,已故河南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是黨的優秀幹部,如用其名字作謎底,則可以分別作出兩條一褒一貶的謎麵來:①薪俸優厚心不安;②心急當官撈高薪。顯而易見,我們隻能使用①謎而摒棄②謎,因為①謎刻畫出一個清官的形象,②謎卻是反映出一個貪官的野心。

總而言之,對社會可能會造成不良宣傳效果的燈謎,無論其技巧如何高明,也應堅決棄之如敝帚。隨著時代的進步,製謎更應注意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這樣才能使燈謎真正具有社會價值和廣闊的前途。

十二、麵拋荒底踏空

所謂麵拋荒,是指麵上的某些字眼落實不到謎底上去,成為謎麵上的閑字。如:

見土儀顰卿思故裏(中藥) 懷熟地

麵為《紅樓夢》第六十七回回目,說的是林黛玉(顰卿)看見薛寶釵收到故鄉的各式各種日用品(土儀)時,“反自觸物傷情,想起父母雙亡,又無兄弟,寄居親戚家中,那裏有人也給我帶些土物?”就本謎而言,“思故裏”三字已經能將謎底“懷熟地”扣合,“見土儀顰卿”五字卻拋荒了,成了閑字。又如:

淡掃蛾眉朝至尊(化工產品) 輕粉

麵句出自唐·張祜《集靈台》詩,說的是虢國夫人不施粉黛便去朝見君王,麵句“淡掃蛾眉”扣合“輕粉”,別解為“輕”視塗脂抹“粉”,頗見傳神。可惜,“朝至尊”三字沒有著落,拋荒了。後來有人用同一麵句射王朔小說名《看上去很美》,謎底要頓讀成“看上去/很美”,“朝至尊”扣“看上去”(看皇上去),“淡掃蛾眉”扣“很美”(很美麗),分段扣合,絲絲入扣,天衣無縫。如果王朔先生看到這條謎,也應該會擊節歎賞的吧!

所謂底踏空,是指謎底上的某些字眼,在謎麵上得不到反映,成為謎底上多餘的閑字。如:

成了風流天子(動物二) 守宮、變色龍

守宮是壁虎的別稱。“成了風流天子”已經將“變色龍”扣合完畢,“守宮”二字踏空了。如果將謎麵改用《長恨歌》中的兩句:“芙蓉帳暖度春宵,從此君王不早朝”,那麼,謎底遂可別解為:“廝守在宮中,變成好色的皇帝”,從而杜絕了謎底踏空的現象。又如:

謝客(陳子昂五言詩一句) 後不見來者

“謝客”即不願見來訪者,可扣合謎底的“不見來者”,但“後”字卻無著落,踏空了。如謎麵改成“王夫人謝客”,“王夫人”別解為“君王的夫人”即“後”,這樣便使麵底扣合貼切,無懈可擊了。

十三、謎底無唯一性

指一個謎麵在同一個謎目範圍內,竟被猜出多個謎底,而且每個謎底都解釋得通。如:

丕(成語) 缺一不可

謎底別解為:“丕”字缺少“一”可以變成“不”字。但也可猜“不一而足”,別解為:“丕”字是由“不”及“一”字為其足而組合而成。也可猜“一去不返”,別解為:“丕”字如果去掉“一”字,那麼“不”字也會返回來的。也可猜“劃一不二”,別解為:“丕”字如果加上“一”畫,那麼便可變成“不二”二字。還可以猜“無奇不有”,別解為:“丕”字如果沒有“一”這個奇數,那麼尚有一個“不”字存在。由此可見,謎底無唯一性是由於麵底扣合不嚴謹所致,不僅使謎味大減,而且也叫人無所適從。

十四、謎目雜亂無章

指一條燈謎包含兩個或多個不同種類的謎目。謎目雜亂,易給人一個非驢非馬的感覺,使猜射的趣味性大為減弱。如:霜鬢明朝又一年(謎格一,報利用語一),謎底:白頭、轉載。麵句摘自唐·高適《除夕》詩,本謎以“霜鬢”扣“白頭”,以“明朝又一年”扣“轉載”,倒也算貼切,可惜兩個謎目風馬牛不相及,猜起來總令人感到有點別扭,不那麼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