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燈謎混合謎體及成謎方法(3 / 3)

麵句似乎是一句很普通的報道航班抵達信息的話語,其實裏麵機關重重。首先使用頓讀別解法,將麵句頓讀成:波/音/19/10分/到南京,然後有的放矢地使麵底進行分段扣合。“波”與“濤”、“音”與“聲”為同義名詞;“19”則可借用數字同音法,用來借代扣合“依舊”;“10分”可以換算為一“毛”;“南京”可扣合其別稱“寧”。經過上麵一番運作,謎底“濤聲依舊、毛寧”也就呼之欲出了。本謎屬於借代、象聲、會意三種混合謎體,使用了頓讀別解法、同義字詞借代法、地名借代法、數字同音法及數字換算法等總共五種成謎手法。

例18.頻聞此聲腔,如見貪模樣,分明顯貴後,還是窮酸相(字) 貧

謎麵顯然是在譏諷那些人格卑劣、素質低下的貪官汙吏,穿起龍袍不像太子的猥瑣模樣。其實裏麵也是疑雲密布,玄機四伏。“頻聞此聲腔”是暗喻底字“貧”與“頻”同音,都讀作pín;“如見貪模樣”是暗喻“貧”與“貪”兩個字的形狀十分相似;“分明顯貴後”是暗喻要取出“貴”字的後麵字素“貝”,然後再與“分”組合成“貧”字;“還是窮酸相”則是暗喻謎底的“貧”字含有“窮酸”的意思。本謎屬於象聲、象形、拆字及會意等四種混合謎體,使用了異字同音法、象形法、方位法及正麵會意法等四種成形手法,來對謎底進行四次刻畫與描述,從而使“貪”字無可遁逃。

例19.沂蒙山旁巧布陣,解放孤城待先機(成語) 防微杜漸

謎麵似乎是說,人民解放軍在沂蒙山戰役中,正在等待時機一舉攻克已被四麵包圍的孤城。其實,裏麵巧布的卻是一個燈謎疑陣。欲破此陣,首先得使出頓讀別解手法,將謎麵頓讀成:沂/蒙山旁/巧布陣/解放/孤/城待先/機。再運用字素離合法,將“沂、陣、放、機”四字一分為二,即分離出“氵、斤、阝、車、方、攵、木、幾”等8個字素;然後運用方位法,取出“城待”二字的先前部分亦即“土”與“彳”;跟著將“孤”會意扣合“一”,將“山”字一並收羅;最後,將上述所有離析出來的部件進行統一組裝,終於形成了“防微杜漸”四個新字。本謎最大的亮點有三:一是將“沂、陣、放、機”四字一分為二之後產生的8個字素,全部有條不紊地安裝到謎底之中,而且毫無斧鑿痕跡,顯得渾然一體;二是對“城待”二字施行方位法成謎,極其隱蔽,深藏不露;三是全謎基本上屬於拆字謎,僅有一個“孤”字為會意扣“一”,盡管孤家寡人,孑然一身,但也是撲朔迷離,難以明辨。本謎使用了頓讀別解法、字素分離法、方位法及正麵會意法等四種成謎方法。

例20.站橋頭,聽遠方,簫聲琴韻,依舊相對吐心音(字) 新

讀罷謎麵,使人仿佛看見有一對戀人,正站立在橋頭,在遠處隱隱約約傳來簫音琴韻的樂聲中,一如既往地深情對視,暢吐心曲。其實,在這幅迷人溫馨的夜景圖中,也隱藏著許多燈謎手法與文字機關。“站橋頭”其實是暗示要取出“站橋”二字的前頭字素“立”與“木”;“聽遠方”是暗示“聽”字中之“方”(口)要遠離而去,從而餘下“斤”;“立、木、斤”三合一可組成“新”字。“簫聲琴韻”是暗示取出“簫”字的“聲”母(X)及“琴”字的“韻”母(in)進行相拚,從而得出“新”(xīn)字。“依舊相對”則運用反麵會意法,暗示與底字“新”相對應的反義字是“舊”。“吐心音”則暗示底字“新”與“心”同音,都讀作(xīn)。綜上所述,本謎屬於拆字、拚音、會意及象聲等四種混合謎體,使用了方位法、減損法、聲韻拚音法、反麵會意法及異字同音法等總共五種成謎方法。由此可見,燈謎雖小,卻大有學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