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現在才反應遲鈍地看出來,站在麵前的這個女生不是人類,她和我一樣,是一種自然靈。她身上覆蓋著濃厚的人類氣息,以至於一開始我什麼都沒發覺。看她的樣子,對於人類社會的適應非常好,應該是長時間處在人類生活的環境裏所致。
“我隻是想幫幫他們。”女生眼裏浮現出回憶。
————————————
少年時代的愛戀總是很美很純。
即使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即使黑暗的時刻永遠不知道幾時才能過去,但隻要肉身不死,人們就在不懈地追求自由與美好的一切。
男孩和女孩都是在戰爭中出生的,之後因為逃亡而雙親亡故,他們輾轉在救助站裏相遇相識。相似的命運安排他們相見,那麼他們就格外珍惜相識的人。窗外的炮彈聲永不停歇,誰都不知道一覺醒來又是否見得到第二天的日落。
救助站也待不下去的時候,男孩就帶著女孩一起逃走,遠離那些硝煙與戰火紛飛。
教堂也荒廢了,殘酷戰爭中的人們失去了理智,因而也沒有信仰。基督也在十字架上痛苦垂死,那麼又如何來保佑世人全身而退?
他們在城市的每個角落裏求生,尋找一切可以填飽肚子的東西,在每一片可以棲身的陰影裏躲藏。他們沒多說過一句話,沒有所謂的山盟海誓,隻有逃亡時永不放開的雙手。
命運並不都是殘酷的,他們終於幸存於戰亂。
男孩送了女孩第一份禮物——一枚風信子的書簽。是那時他們躲藏過的教堂,男孩從一本遺落的聖經中撿到。
那種藍紫色的花,好像象征著頑強的生命力和一種信仰。女孩接過這枚標本書簽的時候,好像有一種希望的溫熱進駐她心房。
但戰爭隻是暫時止息,接著還有另一場戰爭。惡魔隻是喘了口氣罷了,然後卷土重來。戰爭的罪惡皆是同樣的,並不因為是抵擋外敵或是與同組作戰而有所不同。
男孩被政府軍征入伍,要去參戰,無法拒絕。
他們在寂靜的山坡上相互依偎了整整一晚,不願分開,一起看天上黑夜裏的光明,那些明亮清冷的光輝,不知是否同樣可以照亮未來?
男孩在女孩額上一吻:“等戰爭結束,我就回來娶你。”
這算是第一個承諾。
之後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相互通信,他們也不確定有多少信可以平安穿過一切槍林彈雨然後順利到達對方手中。
男孩和女孩早就相識,但並不相互了解,那些逃亡的歲月眼神的交流多過語言,於是他們在信中相互講述自己的現狀、見聞以及喜好。每一封信都充滿真摯之情,滿載著少年的希望和憧憬。
後來女孩的信上開始帶著風信子的花香,她在富人家找了一份差事,那家的小姐和闊太太喜歡風信子,種了滿園,交給女孩來打理。
再後來男孩那裏戰事吃緊,通信就少了,再後來斷了聯係。
電台那裏說著各種陌生的戰役名稱,殲敵數量和對犧牲戰士的歌頌,她也不知道那些龐大的數字裏麵是否包含了她心心念念的那一個。
生死未卜便過了幾年,她有時在想他是不是已經死了,身體被那些炮彈炸得粉碎,屍體埋在帶血的泥土裏,再也返回不了故鄉。誰知在最後的時刻她又收到了久違的來信——
“我還好好活著,隻是受了傷。戰爭已經快要結束了,但我卻無法去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