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後事(1 / 2)

時間如河流一般悄然流淌,又過了幾日,此時已經到了二月中旬,蔚州城外已是春意盎然,壺流河上冰消河開,河水順著蜿蜒的河道汩汩流淌,河堤兩側的垂柳也蒙上一層鵝黃色,有些地方已經開始有不知名的小花綻放,一片嫩綠之中夾雜著姹紫嫣紅,給人以無限生機和活力。

有生就有死,在這一片盎然生機之中,卻也夾雜著陣陣悲戚。

今天是所有死於韃子手中的兵士和百姓集體下葬的日子,大清早的,沈重就換了一身素衣步出家門,在城中客棧中找到了劉健和劉祺兩人,帶著他們向城外走去。

劉祺情緒似乎有些低落,這次沒像往常一樣和沈重鬥嘴,懨懨地跟隨在沈重身後,一雙秋水一般的眼睛不是瞟上沈重一眼,似乎心中裝著什麼心事。

劉健將這一切收在眼中,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眼光不時在沈重和劉祺身上轉來轉去,不事還微微點一點頭。

城門處已有不少百姓等在那裏,一個個都是一身重孝,臉上一片淒容,劉祺隨在沈重身後看到這些百姓,同情心一起,不免也有些暗自神傷。

帶著眾人朝著南門外的山腳下走去。

沈重這些天一直在忙這件事情,在韃子退去之後,就安排了人去處理城外的屍首,一些富紳家的不願意葬在沈重所謂的公墓之中,就任由他們收斂,葬在了自家的祖墳裏,而剩下的無主屍體和那些窮苦人家的慘死在城外的親人,為了省一口棺材錢,便答應了沈重的安排,統一葬在這裏。

這裏是蔚州城外的一處山坳,壺流河在這裏拐了一個彎,形成一片山環水繞的格局,這幾天沈重特意找了幾個堪輿先生看過,都說這裏是塊風水寶地,最後由沈重拍板,就將這些死難兵士和百姓的墓地定在了這裏。

整個墓地經過這幾天的修整,已經初步成形,沈重按照後世烈士公墓的格局來布置,依著山勢打造成了一層一層,又差人從山上移植了些蒼鬆翠柏下來,給整個墓園中增加了些肅穆氣氛。在公墓最顯眼的位置,用黃土墊起一個一丈多高的圓台,周圍還一圈一圈修了台階下來,此時還是用黃土墊成,按照沈重的打算,這裏日後也是要鋪條石的。

圓台的中央位置,此時已經豎起了一塊巨大的石碑,高度足足達到三丈,青灰色的碑麵如刀削斧鑿一般,十分平滑,更顯出幾分莊重大氣,整個碑身被雕鑿成利劍的形狀,銳利的劍尖直刺蒼天。

這樣大的石碑要是整體雕成不知要耗費多少人力,時間上也是來不及,這是沈重召集了蔚州城的全部石匠,特意去山中鑿了石塊拚接而成,趕了幾天的時間才趕製出來的。

這是當初沈重在城頭上答應了劉健的事情,也是沈重自己內心想做的事,這次韃子圍城,因為自己的一個決定,讓不少百姓被關在城門外丟掉了性命,雖然沈重也是迫不得已,但沈重也是心中有愧,做了這件事情,至少能安慰一下這些百姓的親人,自己心中也會好受一些。

而蔚州衛的城兵也是犧牲不少,正是他們的犧牲,才使這座城池在最危難的時候也未讓韃子染指,這些人理應享受榮光,享受蔚州百姓的瞻仰。

劉健和劉祺隨著沈重這一圈走下來,心中已經在暗暗點頭,沈重此人言出必踐,僅僅是為了那些百姓和城兵就弄出如此規整和氣派的一座墓園來,或許那些死者生前營營碌碌,但葬在這墓園中,日後便少不得供後人瞻仰,確實也算對得起這些死者了。

此時壺流河河邊,已經擺滿了一排排的木棺,所有人的屍體請了蔚州城最好的收殮師傅收斂,所有的兵士都是一身戎裝,而百姓也都換上了幹淨的壽衣收斂入棺,沈重還著人細心地在棺木之上寫上了死者的名字。

一眾百姓早就散了開去,尋到自家親人的那副棺材,跪在旁邊淒淒慘慘地也不知都在哭訴些什麼。而蔚州衛的那些兵士今天也都趕到了這裏,齊刷刷站在死難的兄弟們的棺木前,來送這些和自己一起並肩作戰,共禦強敵的兄弟們最後一程。

“複生,這件事情你辦得好,辦得好啊!”劉健連連點頭,“,以後蔚州城再受韃子襲擾的時候,恐怕這些將士”

“老大人過譽了!當初我隻是覺得有些愧對這些百姓,所以才想到了這麼一個辦法!”沈重謙遜的,看到不遠處的道士和和尚已經開始忙碌了起來,便對劉健說道,“老大人,眼看著馬上就要入葬了,咱們也找個地方,送上這些兵士和百姓一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