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匈奴2(1 / 3)

第一章 關於夏桀和妺喜的猜想

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引自司馬遷《史記·匈奴列傳》

1

關於匈奴起源,曆來紛爭許多。但很多人自覺不自覺地回避或忽視了司馬遷《史記·匈奴列傳》開篇語:“匈奴,夏後氏之苗裔也,其先祖,曰淳維。”這句話當中所包含的信息,一則是,匈奴原是華夏民族之一脈,是大禹的後代。二是商取代夏後,大禹的子孫有可能被當時的統治者逐出了中原地區,轉入農耕文明之外,由於環境、氣候等生存條件的改變,其文明漸漸變異,由農耕漁獵而遊牧,進而,其生存方式、風俗文明也發生了根本性的位移,以至於與農耕文明形成了鮮明區別。

設若司馬遷的記載或者說推斷是成立的,完全有理由對匈奴民族(大部落聯盟)的流變,特別是其早期曆史,做以下推測。

那應當紀元前1800——1700年前。在萬物蒙昧的北部邊疆,四麵山野,草場密布的假陰山,夏朝最後君王娰履癸、夏桀的後裔——淳維,做夢也沒想到,美豔絕倫、當世無匹,且有著淫蕩禍國之名聲的“孽嬖”妺喜會成為自己的女人。在他率眾遷徙到北部邊野的數十年間,妺喜不僅顛覆了以往的形象,而且還成為了他的女人之一,並且為他生養了兩個女兒。

這些,就連淳維本人,也時常覺得玄妙與茫然——然而,世間人事,往往詭異,且富有戲劇性。最合理的解釋,隻能說這是一種奇遇,一種巧合,一種不可言喻的冥冥神意。

公元前1700年左右,在故地斟尋——父親姒履癸、大禹子孫、夏王桀天生神力,智謀過人,酷愛酒色。一人可鬥殺一頭野牛,綁縛凶悍猛虎;雙手一拉,便可拉斷鐵索。繼位初,姒履癸也想建功立業,成一代明君。先是從胤甲時期的國都西河重新遷回斟尋。不久,又出兵征討有意忤逆的有施氏。

一聲令下,各路諸侯和方國即可彙聚,在娰履癸的統一指揮下,拔營起寨,浩浩蕩蕩逼近駐地在今山東藤縣的夏朝眾多方國之一的有施氏。這種摧枯拉朽的陣仗,對有施氏來說,肯定是滅頂之災。

為避免滅亡,有施氏國王驚恐之餘,派人向姒履癸表示臣服,並送去大批財物、美女和青壯奴隸。而娰履癸此舉,也隻是殺雞駭猴,通過打擊和威懾有施氏,警告那些心懷不軌的諸侯和方國安分守己,切勿以卵擊石,自取滅亡。

另一方麵,娰履癸也想借此機會,向天下方國發出一個強硬的信號,那就是,他的萬國共主威信仍在,人心未失。

大軍在有施氏國二十裏處安紮,麵對有施氏國王的謙卑臣服,以及眾多的美女和大堆財富,娰履癸心滿意足,撤兵的計劃在胸中悄然形成。

太史終古似乎知道了娰履癸的心思,找到另一大臣關龍逄,當麵勸諫。他們的意見很明確,既然大軍出征,就要一舉消滅有施氏。一旦猶豫,就會錯失良機。再者,有施氏施以緩兵之計,私下再聯合其他方國和諸侯進行公開反叛,後果不堪設想。

終古是夏王桀——即,娰履癸在位期間有名的諫臣,後見夏桀無道,絕望之餘,主動投靠了湯。

但在此時,終古仍舊站在夏桀一邊。見娰履癸臉露猶豫,就說:“今我大軍新征,士氣昂然,應當趁勢前進,一舉殲滅有施氏。拖延日久,有妨軍心,不利於作戰!”終古話音剛落,娰履癸臉上就閃過一絲不悅,眼睛斜了一下終古說:“本王就是要震懾一下不聽話的有施氏。現在,大軍未動,有施氏已經臣服,並獻來財富,目的已經達到,再攻似無必要。”

終古又躬身道:“有施氏請降獻財,無非畏懼大王,施以緩兵之計,妄圖借此苟且立命罷了。大王不要中了圈套。”這時候,一直站在一邊的大臣關龍逄也說:“臣以為,太史的很有道理。再說,大王率軍千裏而來,倘若不戰而退,恐怕使得其他諸侯及方國、部落輕蔑和恥笑。”

關龍逄這話說得肯定直接了些,有些喧賓奪主。

凡是權勢人物,心理必定有所逆反。許多皇帝都這樣,自己一貫正確,再忠誠的饒舌也會反感。接下來,姒履癸發怒和終古被斥是必然的。

娰履癸厲聲道:“照你話說,本王按兵不攻,是在寡斷誤國嗎?”

娰履癸把話說到這份兒上,發怒在即,本意是要終古與關龍逄等人見好就收。

可終古仍沒有明白過來,或者說明知如此,還要力諫。娰履癸華話音剛落,當即辯駁道:“我等隻是據實勸諫,沒有私心。”

姒履癸怒氣爆發,怒斥終古說:“照你之言,你們沒有私心,那麼,本王就是有私心的了?”

終古和關龍逄還想說些什麼,娰履癸卻氣衝衝地離座而去。

在場的人都覺得有些意外,按照姒履癸的暴虐性格及王者之尊,終古當麵衝撞,大怒後,定要將之治罪,不死也得貶職。

姒履癸內心,很清楚當前形勢,大軍在外,因言而斬殺大臣,是為不吉,且會對臣心軍心造成不利影響。——這說明,攻伐有施氏時的姒履癸,仍舊不怎麼昏庸,且有著理性的判斷和符合規範的行事主張。

如果說還有另外原因的話,那就是,有施氏進獻的美女已經把姒履癸的色心撩撥得火花亂冒了,哪兒還有心思聽關龍逄和終古喋喋不休呢?

盡管在執行軍事任務,但作為天下“共主”,姒履癸的行軍大帳一定藏滿了美女和美酒,還有鮮美的衣服與水果。享受是每一個人的本能表現,身為天下共主的娰履癸當然也不例外。

夜晚過去,原始的太陽從地平線噴薄而出,將山川及河流照耀得格外凝重、莊嚴。夏軍大營,連綿上百裏,眾多軍士散落各處,吃飯——或許是啃食帶血的肉。他們知道,戰爭隨時開始,良好的體力是殺敵和活命的先決條件之一。此時,作為大夏王子的淳維也在其中,因為地位尊貴,吃喝都由奴隸送到營帳。

可作為最高統帥的姒履癸卻還沒有起床,在兩個或者三個美女的圍繞中,仍舊沉浸在為所欲為的感官享樂中。這是人人喜歡的,從古至今,似乎沒有幾個人例外。曆代王者尤甚,天下美色,總想一網打盡。

關於娰履癸好色的品性,還有一個確鑿的證據——在這次震懾有施氏之前,有一年春天,姒履癸興之所至,起兵攻打岷山的有憫氏,主要目的,是為了將一個叫琰、一個叫琬的美女據為己有。起初,娰履癸派人傳話,要岷山國王乖乖送來。無奈,岷山國王不肯就範,姒履癸勃然大怒,下令攻擊,直打得岷山之君潰不成軍,無奈之下,隻好將兩個美女拱手相送,姒履癸如願以償,軍隊撤回,岷山之國才得以保全。

2

也因了這一次出征,又一個曠世美女橫空出世。

有施氏是一個小國,對姒履癸而言,要摧毀當然不費吹灰之力,所以也不沒有太當回事。可沒想到的是,還沒等到娰履癸下令出擊,有施氏就把後世稱為“孽嬖”的妺喜送到了夏軍大營。

妺喜到底有多美,美到什麼程度,又具體美在哪裏,史書沒有說明,可以任意發揮想象——美到無法形容,方才是真美,妺喜可能已經達到了這個境界。如果妺喜不美,後來的那些事情似乎也不會發生。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妺喜的美絕對在琬和琰之上,且與她們拉開了至少十二萬分的比例。這一次,娰履癸徹底將太史終古和大夫關龍逄的勸諫放在腦後。即使身為王子的淳維出麵勸阻,也沒有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