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三晉旅遊文化的展示——讀“山西旅遊風景名勝叢書”(2 / 2)

品位高,信息量大,是該叢書的又一個特點。它不限於對景觀的純自然介紹,而是涵蓋了曆史、文化、民俗、建築等諸多領域,尤其重視了挖掘探討從這些景觀中凸現出來的文化意蘊和思想含量。明清時期山西商人作為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曾執全國內外貿易之牛耳,以雄財善賈飲譽海內外,延續了整整5個世紀。這是山西一個很重要的曆史現象,也是山西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雄峙一方的晉商雖已煙消雲散,但他們當年賴以生存的城宅依然矗立在那裏。該叢書下大力氣全方位、多層麵、形象、係統地映現了這一曆史現象,導引我們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平遙,走到因作為《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背景而馳名中外的喬家大院,再走進被稱做“北方園林式民居建築代表”的王家大院和以“氣魄宏大,布局嚴謹”而馳名於世的曹家大院,以及在中國近代金融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日升昌票號”、“百川通票號”舊址,使我們仿佛進入了展示晉商興衰史的曆史長廊,從中領悟到許多深刻的道理。昔日之晉商,興有興道,盛有盛因,衰有衰故,深入研究這一曆史現象,對培育適應市場經濟的新商人(即新型的職業企業家)具有深刻的借鑒意義。該叢書為這一研究提供了大量真實有據的史料。

擔任該叢書編輯部主任的趙建廷先生對我說,梳理這些曆史文化遺跡,並非僅僅是為了導遊,也不是為了流連古舊的曆史遺痕和獵奇消逝的塵煙雲影,而是想啟示人們思索這些曆史現象所承載的豐富內涵,感悟在曆史行進中寓積的深刻道理,采擷前人的豐碩成果,服務於今人今世。趙先生的一席話,使我頓開茅塞,難怪該叢書能夠迥異於以往同類書籍而擁有自己獨特的品貌。

殷切期望該叢書的其他單本能夠早日麵世,確實起到它應有的曆史作用。

(作者單位是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