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個事物,因為你選擇的角度不同,便會產生不同的意義。
有許多事情,乍一看上去好像是對我們有著莫大的好處,讓我們心向往之,不擁有便不心甘。但當我們壓下那種占有的欲望,換個角度,甚至是從反麵想一想,看一看,也許你會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很多表麵上看上去像是引人生氣或悲傷的事件,如果換一個角度和觀點去看,常常會發現一些正麵的積極意義。
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你長大後想要當什麼呀?”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
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
小朋友想了想:“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
當在現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注視著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家夥。
沒想到,接著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這才使得林克萊特發覺這孩子的悲憫之情遠非筆墨所能形容。
於是林克萊特問他說:“為什麼要這麼做”?
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個孩子真摯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
“我還要回來!”這樣一句真摯而感人的話語真讓人感動。
如果一個人滿心裝的隻有自己,其為人處事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憑借自我感覺去評判事物,而這種“自以為是”的標準會將人引向偏頗,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也就更談不上什麼預見了。
同樣如果一個隻注重表麵現象而不重事物的本質,往往會被表麵現象所蒙蔽,導致分析判斷的單一與狹隘,做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事情就不足為怪了。
人的一生應該是屬於遠方,我們隻不過是一個過種人而已,我們要去的地方是前方,在沒有達到目的之前,不應該為路邊的一枝花停留太久麵而耽誤了前程。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因此,我們應該時常變換思考和研究問題的角度,使自己的視野更開闊,從而找到一個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自己的做法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