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麵也說過,這個市場牽涉到很多方麵,實力,實力就包括了服務質量和公司本身的軟硬件實力,可是在市場中,實力隻是占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勢力和關係。”
“勢力?關係?”王旭東聽到這有些詫異。
“是的。”
“往具體了說。”
“我打個比方吧,就比如某個大型的商場,這個是一個很大的物業市場,大型的商場需要物業公司來幫忙管理,可在引進物業公司的時候並不是看中誰的物業公司實力更大服務質量更好,更多的是物業公司背後的勢力大小關係的強硬。而另外一邊,住宅區的物業是更大的市場,可是這個市場基本被開發商的物業公司所壟斷,這些業主們說了並不算,從你買房進去開始,就是開發商所定的物業公司在管理小區,雖然有些住宅小區成立了所謂的業主委員會,可是實際上隻是個擺設,對物業公司沒有任何的製衡作用。”
“就打個比方,就我們所接觸的陽光小區的情況來說吧,這個小區的物業公司就是開發商自己的一個物業公司,從樓盤在建的時候物業公司就進場了,樓盤建成之後,業主入住,開發商立場,可是物業公司還在。之後,因為物業公司的服務質量差,服務態度差,隨意對小區的停車位價格進行提價,也對外出租小區的內部停車位,並且,對小區內屬於全體業主的遊泳館、健身房等設施對外出租等等行為,這引起了全體業主的強烈不滿,小區業主們成立了自己的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與物業公司進行商談,可物業公司根本就不搭理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最後通過法律途徑簽署了文件解除了小區與物業的合同關係,可是一點用都沒有,物業公司根本就不走,業主打官司也沒用,人家有專業的法律團隊,從法律層麵上業主不一定能打贏官司,即使打贏了也沒用,法院也不可能強製讓物業公司撤離。有些業主衝動的與物業公司對抗,結果可想而知,受傷的是業主自己,有些更甚,一些帶頭的業主被社會不明人員打,被威脅,甚至於停在小區的車被不明人員砸了的都有,到最後,業主們隻能是忍氣吞聲,再也沒人敢鬧了。”
“而這個隻是其中一個個案,這種情況普遍存在,隻是陽光小區的物業做的更為過分一點而已。這些物業公司有自己專門的保安團隊,有一批社會上的閑散人員,在官方也有強硬的關係,根本就不是業主所能抗衡的。所以,根本不存在中途業主換物業公司的可能性,而最開始的物業公司也都是開發商指定的。所以,物業這個行業,基本上都被大型的物業公司以及開發商自己的物業公司所壟斷,我們根本就進入不了。我們能做的隻是一些小的物業市場,利潤不高的。”林婷婷詳詳細細地向王旭東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