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戰爭期間,由於杜邦公司總裁亨利·杜邦發誓效忠政府,林肯授意特拉華州州長伯頓任命他為州武裝力量的少將。這位“將軍”牢牢地掌握了特拉華最大城市威爾明頓,並率軍隊開進了特拉華南部地區,進而控製了全州。

在1868年到1888年的五次總統選舉團中,亨利都是特拉華州的總統選舉人。杜邦家族此時已是腰纏萬貫的新貴族、特拉華州一言九鼎的人物了。1899年,杜邦家族為了得到大企業的許多特許權,竟然操縱州立憲會議,修改了州憲法。新憲法給予大企業納稅優惠的特權,也為建立大規模的股份公司開了綠燈。

3.締造工業帝國

戰爭是遲早有一天要結束的,戰爭財也不能永久地發下去,杜邦家庭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於是他們開始考慮發展新的路子。先是皮埃爾買下了幾家化學行業的工廠,使公司的經營多樣化。1915年買下了製造真漆、火棉塑料、搪瓷的阿林頓公司;1916年買下了費爾菲橡膠公司;1917年買下了製造染料、油漆、清漆和重化學產品的哈裏森兄弟公司。以後,他又盤進了另外5家化學公司。

1915年9月16日,處於資本耗盡、銷路大減困境中的美國最大的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的董事長杜蘭特邀請皮埃爾參加公司董事會會議。會議討論的中心是新董事會的成員問題。

由於皮埃爾已經控製了通用汽車公司的3000股,所以被聘為該公司董事長。同時皮埃爾還將杜邦公司的3員幹將拉進董事會。這樣,杜邦家族成為操縱通用汽車公司的巨人。1917年至1919之間,杜邦公司又購買了價值2400萬美元的通用汽車公司股份。短短兩年內,杜邦家族在通用汽車公司的總投資共4900萬美元,占有股份總額的23%,杜邦公司的銷售經理哈斯克爾被調往通用汽車公司擔任副經理,主持營業委員會。

1920年,戰後經濟衰退,商人大批退貨,通用汽車公司股票暴跌。11月,杜邦公司抓住時機讓摩根財團發行3500萬美元的債券,買下了杜蘭特名下的全部股票。12月1日,皮埃爾·杜邦成了通用汽車公司總經理。在此之前他已是董事長,現在身兼二職,完全掌握了通用汽車公司。

第七任總裁由皮埃爾的親弟弟伊雷內·杜邦出任,但辭職後的皮埃爾仍以董事長身份繼續留在公司,伊雷內上任不久,20年代就開始了。這是一個美國現代社會形成的年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年代。總體上看,工業加速擴張,生產率提高,物價下落,資本主義迅速發展。20年代也是杜邦家族對美國社會產生最大影響的時代,是它的黃金時代。在此期間,杜邦家族建立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工業帝國。這個帝國所囊括的不隻是化學品和汽車,還包括美國政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戰爭與和平。

1920年,杜邦公司關閉了創業之初設在特拉華州布蘭迪瓦因河畔的火藥工廠,開始向金融界邁出大步。他們的金融隊伍開進各個投資領域,征服舊市場,開辟新市場。染料、清漆、汽車、玻璃紙、合成革、電影膠片等等,不一而足。他們還是美國航空工業的創始人。

杜邦家族第二代50年的家史,是一部由經營化學品順利成功而發跡的家史。軍火大王杜邦家族的興旺發達、財源茂盛是和其傳統的統治方法有緊切關係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杜邦家族中的十幾個核心人物每年各自有100多萬美元收入,而杜邦工廠工人的工資是每小時1美元。從公司成立到1910年,有400多名工人死亡,數千名殘廢和受傷。而僅在一戰期間的幾年中就有347人喪生,受傷的人數根本沒有記載。更令人發指的事件還有:1924年到1925年間,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合夥開辦的迪普沃特工廠,因生產毒氣四乙鉛而使8名工人死亡、300多人受傷害。這一切都是杜邦公司強迫工人加緊從事易爆品、危險品的生產又缺乏起碼的保護措施造成的。

杜邦公司製度嚴謹,在其內部禁止工人成立工會,更禁止他們罷工。公司沒有工會,卻有一支1400人的私人警察兼特務隊伍。這些人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前警察局長訓練,被杜邦家族雇用。數百名特務被精心安插在工廠中,任何對戰爭或公司待遇、工作條件不滿的人立即會被說成是“外國間諜”或“共產黨分子”而被清除。另外,公司主管可以隨心所欲地、大批地解雇工人。1918年,戰爭接近尾聲,軍火生產開始降溫。聖誕節前,皮埃爾一下子解雇了3.7萬工人;到戰爭結束時,他又解雇了近7萬人。這些曾為杜邦家族流過血汗、創造了驚人財富的無產者一夜之間被公司拋棄,生計沒了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