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小心謹慎地觀察和研究別的公司的成敗得失,然後再決定自己的行動——這是他的一貫作風。通過觀察和與夥伴們商討的結果,發現組建控股公司是一切辦法中的佼佼者。於是,標準公司於1879年6月改組,將新澤西州的標準公司重新登記,令其有權交換屬下20個公司的股份,資金由1000萬美元增至1.l億,發行100萬股的普通股票和10萬份的優先股。6月19日,董事會宣布,所有屬下的20家公司與托拉斯已廢除的股票都應換成新澤西公司的股票。於是,分散獨立的公司又重新團結為一體,股票集中之後,標準石油公司一度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富裕的公司。
在1906年,公司的總資金是3.6億,而每年的純收入是8312萬。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又稱美孚石油公司,後改名為埃克森公司,至今仍然保持它的世界最大石油公司的地位,這是後話。如此龐大的企業恐怕是當初誰也沒有想像到的,也許隻有洛克菲勒夢想過,而今卻千真萬確地擺在眼前。至此,標準石油成為石油集團企業的地位已堅不可摧了。
美孚公司神通廣大,無所不知。對它來說,競爭對手每售出一桶石油,就象眼前掉下一隻麻雀,看得一清二楚。後來一位獨立經營的石油商約翰·蒂格爾告訴國會的一個委員會說:在那些競爭擴張的年月裏,他發現他的一位簿記員一直接受美孚石油公司一位代理人的賄賂,他得到一筆現款和年薪,因而就將蒂格爾工廠的每日活動情況(包括貨運去向及這些貨物的製造成本)造出一份副本,並將情報送到克利夫蘭。
事實上,過去,向強大的敵手或肆無忌憚的鐵路公司展開鬥爭是一種情況,現在吃掉獨立經營的小油商及規模不大的批發交易卻完全是另一回事。在壟斷了煉油業務並控製了石油運輸之後,美孚公司這條大鱷魚立即鑽進了石油交易市場的驚濤駭浪中。它將全國劃分為幾個區,它的分支機構開始按照劃區派遣它們自己的裝油馬車深入到小城鎮去,它們使用削價手段來消滅過去一直在那兒出售火油的廠商們。這樣洛克菲勒的名字就變得家喻戶曉了。
洛克菲勒在石油事業上決不是革新者。他服膺卡內基的理論:“闖出新路子,是沒有好處的。”在這點上,從下麵這件事就可以看得清楚。1879年,海岸公司為了謀求打破洛克菲勒對鐵路公司和石油銷售方麵的扼製,就鋪設了一條長達110英裏的輸油管道,從石油區直鋪到海邊。盡管洛克菲勒叫他的代理人盡量買進路權,以阻斷管道的路線,恫嚇工人,甚至陰謀破壞這條輸油管道,海岸公司還是成功地完成了這一工程。由於美孚的這次勾當未能得逞,它的股東之一阿奇·博爾德就以賄賂開路,滲入海岸公司,並且利用它們股東之間的鬥爭和其他問題向海岸公司圍攻,直至它終於售出給美孚公司為止。不久,美孚公司就抄襲海岸公司的工程技術建造了它自己的巨大的輸油管道係統。
美孚公司的每個股東大員雖然各有任務,但都在洛克菲勒嚴密控製下,每人主持一個委員會。洛克菲勒從來不允許哪個公司成為個人表演的櫥窗,並在經營活動中逐漸灌輸他所謂的“美孚精神”,他培育了一批新型的、忠誠不渝的企業管理人才。正是由於美孚高級職員的才幹,公司才能夠充分利用時機,使它所開辟的各個領域沿著技術、地區以及工業各條戰線,迅猛發展。
到了上世紀的最後幾年,新興的工業科學發展了幾十種石油副產品的衍生物:石蠟、潤滑油、凡士林,甚至還有口香糖。恰恰就在電燈泡即將使火油不再作為照明劑的時刻,內燃機——它將改變現代工業的能源基礎並引起為爭奪油源和供應而影響國與國之間關係的鬥爭——即將把美孚石油公司推向甚至連洛克菲勒自己都夢想不到的財富和權勢。1903年,美孚公司的代理商在基蒂霍克向賴特兄弟公司提供他們的汽油和潤滑油。1904年,這些代理商的推銷員建立了一個服務站,供參加第一屆紐約——巴黎國際汽車比賽的競爭者使用。
洛克菲勒始終不懈地致力於托拉斯的發展——即使當時誰也料想不到石油會有這樣了不起的前景——這就使美孚在充分利用未來可能出現的一切機會方麵處於一種優越的地位。其時,國際上一場新的鬥爭正方興未艾。因為石油從一開始就是一種國際商品,它的出口額遠遠超過國內消費量。而美孚由於前段時間曾經購進繼趨於枯竭的布萊德福油田之後的蘊藏更為豐富的俄亥俄明的萊馬油田,所以美國的出口石油中,仍有90%是由美孚石油公司提供。
雖然美孚公司在爭奪海外市場時,既無後台撐腰,也不能指望得到任何方麵的支援,隻能孤軍作戰,但是,美孚公司的心狠手快程度,也是遠近聞名的。當時,俄國正在黑海開采巨大的巴庫油田,美孚在國際石油市場的壟斷出現缺口。到1883年,通往黑海的鐵路已經建成,沙皇邀請了諾貝爾兄弟以及羅思柴爾德家族去協助開采這些巨大的石油財富。到1888年時,俄國在生產原油方麵超過了美國,數年前默默無聞的俄國火油已壟斷30%的英國市場,並且正在向歐洲其他地區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