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劉琦時,讓我著實吃了一驚。高高瘦瘦,麵白無須,逍遙巾紮住長發,頗有文人的飄逸之風。隻不過臉色略顯蒼白,眼睛布滿血絲,久聞這個荊州的大公子沉迷於酒色,一見果然有幾分虛弱的病態。
見過禮後,劉琦拘禮甚恭,這讓我對劉琦多了一分好感。不過為了完成使命,還是要激一激他。
“久聞劉大公子風流瀟灑,為人不拘,風采遠揚,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劉琦顯然是聽出了我的言外之意,內心微微一怒,但隨即想到人家說的也沒錯,隨機紅著臉說道:“先生見笑了!不知道先生到此所為何事?”
見劉琦都沒有發怒,有點意外,這句話明顯太傷人了。嗯,看來劉琦這個人不簡單嘛!算了,我還是直接說吧!
“先生二字不敢當,大公子直接叫我文路即可。此次來是奉我主劉皇叔來探望公子的,皇叔在新野聽聞公子很不如意,特命路來給公子排憂解難而來!”
劉琦眼光一閃,隨即暗了下去:“多謝劉皇叔厚愛,小侄心領了。隻是有些事…有些事不說也罷!”
“唉!路來此之際,劉皇叔曾好好交代,一定要幫幫他這個賢侄!路在來的路上想好了辦法,既然劉大公子不領情,也罷,某這回去向皇叔交差就是。”
“先生此言當真?”劉琦大喜道;
“何來妄語?”
劉琦上期深施一禮:“還望先生救我……”
我讓劉琦坐下,慢慢把事情說清楚,雖然這荊州的事我從曆史上已經知道個大概,但三人成虎的道理也擺在那裏,我還是希望從劉琦這個當事人嘴裏說出來。
原來,荊州原來有四大士族,分別是蔡龐蒯李,蔡氏是目前實力最大的家族,最主要的代表是蔡瑁,現在手握荊州十萬水軍大權,而且劉表初入荊州時還娶了蔡瑁之妹為妻,有了這層關係,蔡瑁越發囂張了。龐氏代表龐德公,這個家族主要是名士類得家族,名聲在外,卻沒有什麼實權。蒯氏家族代表蒯良,其弟蒯越是足智多謀之士,二人皆居高位。李氏家族到如今已經沒落,少有人記得了。在三國這個輕工商,重士族的時代,士族的力量絕對是不容忽視的力量,往往一個大的士族便擁有上千名武裝家奴和部曲。治理一個地方,如果沒有當地的士族擁護,幾乎是寸步難行。如果士族造反,必有掣肘之患。當初劉表娶蔡氏也是為了在荊州立穩腳跟所做的政治聯姻。後來經過一番打拚,又有當地士族的支持,劉表終於在荊州立足了,還收複了零陵,桂陽諸郡。一時間誌得意滿。蔡氏還給他生了頗聰明的小兒劉琮。問題就出在這個蔡氏跟小兒子身上,蔡氏怕劉表一旦歸西,大權旁落,極力叢勇蔡瑁聯合張允(劉表外甥)蒯良等人推兒子劉琮為少主,好接掌將來荊州牧的位子。又在劉表耳旁吹風表揚劉琮如何聰明,貶低劉琦,言公子琦整日不學無術,沉迷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