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庸(2 / 2)

於是孔明推薦了好友崔州平和石廣元,那崔州平衝著麵子來了,石廣元死活不肯出仕。靠!一群假清高,守著高尚當飯吃啊?我心裏憤憤。崔州平一來,劉備為了表示隆重,一早派趙雲把我喊起來跟他一起迎接。這待遇,真是高看那崔州平了……心裏更憤憤.

崔州平縷著稀拉拉的小胡子,對我們這一大幫人(劉備,孔明,我,關張趙,孫乾,簡雍,糜竺,糜芳,關平周倉等人領兵在外未到)的熱情毫不為意,要不是孔明在一旁拉著他,他能把尾巴翹上天去.

劉備咳了一聲,首先道:“前日(這個前日在他們口語中多有出現,後來經考證原來是指前些日子……)備曾在隆中偶遇先生,先生風采仍曆曆在目,今備不才鬥膽請先生出仕,萬望先生以蒼生為念,破虜安民,解萬民之疾苦,複漢室之社稷!”

“將軍過譽了,草民不敢當,山野之民,禮儀不通,謀略不定,不識大體。何來安邦興民之說啊!”崔州平這幾句話,表麵上很客氣,其實臉上卻一點謙虛的樣子都沒有。劉備再好的度量也不禁有些動氣了。

“先生自謙了;備雖不才,流落半生,現仍在景升兄的帳下聽用。但備時刻不敢忘卻漢室之恥,君王之托,每每想及聖上以血詔相托,言及討賊,備便不勝唏噓,雖力薄不敢自輕,深恐有負聖上托付之明……”說道這裏,聲音竟有些哽咽了。

眾人剛想解勸,崔州平上前說道:“將軍不必傷懷,公以定亂為主,雖是仁心,但自古以來,治亂無常。自高祖斬蛇起義,誅無道秦,是由亂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亂;光武中興,重整基業,複由亂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幹戈又複四起,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乎?”

聽到這裏,劉備低頭不語,其他人除孔明外皆有怒容。

我上前一步說:“先生的意思是如今這一切都是天意,且天意不可違嘍?”

崔州平漂了我一眼:“正是如此!”

“那倒要請教崔州平先生,何為天意天下紛亂,刀兵四起,那些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百姓被黃巾隨意殺伐搶掠難道就是天意?又比如諸侯割據,戰爭不斷,死傷士兵無數,天下無一不是忠魂埋骨之所,這也是天意?

又或如戰火肆虐,波及無數城池及良田土地,我大漢沃野千裏幾盡灰燼,人口驟減,如此時外胡乘勢兵進中原,則後患無窮,難道這也是天意?

“這-----”崔州平麵露慚色。

我心裏很滿意接著說:“先生空富一身學識,卻不展其用,上不能報國家以扶社稷,下不能平地方以安黎民,先生有何顏來此空談天意?”

崔州平汗都下來了,無言以對。

張飛趙雲等人暗挑大拇指,臉上頗興奮。而關羽則坐在那裏閉著眼縷胡子。

劉備怕得罪了荊襄名士,趁機打圓場道:“州平乃名士,備仰慕已久,不知州平可否留下來助備?”

崔州平長歎一聲道:“想不到我碌碌半生,竟無所成,自以為不敢自誇學富五車,濟國濟民,卻也所學不負恩師,不料想今天被文路一席話……唉!州平受教了.”說著衝我一揖到底.

我趕緊閃身還禮.“州平過謙了,路不過就事論事而已!”

諸葛也打圓場道:“嗬嗬!州平這下不會欺我主這裏無人了吧?文路可不是好相與的!”

眾人大笑。

崔州平遂答應留下為劉備主持內政。我則告辭劉備,去荊州尋劉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