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三個人大笑起來。
綜合以上簡短的對話,可以看得出來,劉邦表現出了三個較為突出的性格:
第一,謹慎且多疑,對身邊最親近的人始終保持一定的警惕。
第二,善於變化,反應快,比較精明圓滑,在與人相處上很是懂得逢迎對方,善於籠絡人心。
第三,有一定膽識(盡管去鴻門赴宴也是局勢所迫),敢拿著命去賭。
當然,劉邦的這三個性格不一定值得提倡,因為主流的以“正派”自居的知識階層普遍罵劉邦是個流氓和不要臉的投機主義分子,所以,在此不對劉邦的這三個特點給予正確或者錯誤的結論性的評定,請各位讀者自己琢磨吧。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對應於劉邦這三個性格的相反性格,換句話說,具備如下三個性格的人則肯定成不了大事:
第一,情緒容易大起大落,一點喜怒便表現在臉上,所謂“喜怒形於色”。
第二,一根筋,不懂得變通,隻知道傻執著、傻堅持,明明心裏明白自己錯了,嘴上還強硬的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所謂“既要自己活受罪,還要自己吃大虧”。
第三,膽小,不敢關鍵時刻賭一把。
各位讀者可以參考此三點對自己進行自查、自省。
值得一提的是,現實職場中,具備以上三點性格的人占的比例是很大的,不過這也符合社會學的一般規律,那就是:成大事者永遠是少數。
所以說,人活著,要麼你就從心裏認了,看到別人活得比自己好也絕不心動,做一個佛陀般境界的超脫者;要麼你心裏不想認命,對生活和世俗的成功心神向往,那你就要對自己性格中的不利於你成功的地方狠狠做一下外科手術。
這兩個方向都高尚,都值得鼓勵——唯獨不要做的,就是那種心裏誰都看不上,但偏偏又技不如人。
劉邦的新親家項伯連夜趕回項羽大營,第二天,項伯按照同劉邦計劃好的那樣,把提前編好的謊話一五一十地給項羽忽悠了一遍。
忽悠完之後,項伯趁機總結歸納道:“項將軍,我覺得劉邦的話僅僅是一方麵,另外一方麵還得重點觀察劉邦的所作所為。您想啊,要不是劉邦攻下關中在先,您又怎麼能輕輕鬆鬆進入關中呢?如今人家替咱建立了大功卻還要去攻打人家,傳出去顯得將軍您太不仗義,這不是英雄所為啊!況且劉邦對您那麼害怕那麼崇拜,不如好好善待他,讓他死心塌地的為您所用,既能讓天下人覺得您為人仗義,又能為您的麾下增加一個得力的小弟,豈不是一舉兩得?”
項羽聽完,心裏美滋滋的,連連表示同意。
講到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項羽和劉邦的又一個不同點。
劉邦在得知張良和項伯私下有來往之後,第一時間會詢問張良和項伯到底是什麼關係,前麵講過,這是他謹慎的表現,而項羽在項伯從劉邦那裏回來,聽了他的一通馬屁之後,竟然連最重要的一個問題都給疏忽了:項羽從未派遣項伯去劉邦那裏,為何項伯半夜不打招呼就去了?
作為一個一把手,又是在緊張的局勢之下,這難道不是最應該去責問項伯的地方嗎?總之,項羽在這個問題上的確是被忽悠了。
當然,項羽手下也不是沒有眼睛毒辣的人,比如時任項羽第一謀士的範增對劉邦其人則看得入木三分。
範增曾對項羽提出過對付劉邦的正確的戰略,他當時是這樣說的:“劉邦這個孫子,素來就有貪財、好色的惡名,這一次入關之後,他既不搜刮財物,也不霸占女色,可見此人其實是個誌向遠大的狠角色。一個人能夠為了目標果斷克製自己的欲望和愛好,此人必然是能成大事的人!這兩天我找術士觀察他那個方向的雲氣,顯示出龍虎的形狀,並伴有五彩,這可是天子之氣,所以當務之急我們應該趕快進攻他,爭取一舉拿下,不要錯過了最佳時機。”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戒煙的男人不可交”。意思就是說,一個有比較深的煙癮的男人竟然突然說不抽就不抽了,這種男人是不要輕易深交的。因為這種男人對自己心狠,哪天局勢需要,他會為了保全大局而做出常人所不能做出的舉動。據筆者讀過的一些近現代的書來看,筆者可以確認的煙癮很大但是說戒就戒掉的有這麼幾個人,比如,艾森豪威爾、丘吉爾等。當然,受筆者所學知識之淺薄所限,可能還有很多人也能夠做到,不過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兩位在職場中都是什麼段位的人物,跟你比,算不算是個比你能力強很多的狠角色呢?
相信大家都認同這三位是你值得去學習的人物。
廣告插播完畢,馬上回來。
讓範增不爽的是,項羽最終並沒有采納其建議,因為項羽要在鴻門設宴,專門請前來道歉的劉邦吃飯。
第二天,劉邦果然帶領一百多隨從來到鴻門求見項羽,兩人見麵後,劉邦先客客氣氣地道起了歉:“我與項將軍您合力攻秦,您在黃河以北作戰,我在黃河以南作戰,我自己也沒料到竟然走了狗屎運先於您進入關中,今日在這裏與您重逢,是因為最近有小人搬弄是非,挑撥我們之間的關係,我還請項將軍您能體會我的一片赤誠之心。至於當不當什麼關中王,我劉邦知道自己能力不行,而全天下最適合稱王的非您項羽莫屬,我希望項將軍能早日稱王,以遂了全天下英雄的夙願!”
項羽一聽,甚是高興,也不管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了,直接回道:“嗨,這還不是您的左司馬曹無傷散布的流言嘛!否則,我何至於對劉兄您有疑心啊!”
就這樣,項羽說出了自己臥底的名字……
不過還好,曹無傷這次沒跟著劉邦一起來,否則肯定就當場對著項羽罵街了。
劉邦心裏想到:“看來項伯說曹無傷背叛我的事都是真的了!曹無傷,等我回去之後,你將會有至少一百種死法可以挑選!”
隨後,項羽便邀請劉邦一起吃飯喝酒。
席間,範增多次向項羽遞眼色,並多次舉起他所佩帶的玉,這是他們平時約定好的暗語,意思是強烈建議項羽此時殺了劉邦,項羽雖然都一一看在眼裏,卻隻是默然不語,毫無要殺劉邦的意思。
範增明白,劉邦既然就在眼前,此時殺他是絕佳之機會,項羽之所以不忍心殺劉邦,是因為被劉邦忽悠了,照目前情況來看,項羽肯定不會殺劉邦,那就不如自己親自上,或許當時殺死劉邦之後項羽會責怪自己,日後項羽想明白了自己的一片苦心,自然會理解他長遠的戰略眼光!
說幹就幹。範增起身把項莊叫了過來,對他說:“項王對待客人一向禮貌大方,既然劉將軍好不容易來這裏一次,我們的地主之誼就要盡到位。項莊,你看是不是該給劉將軍敬個酒啊?”
項莊連聲說道:“應該,應該!”
範增繼續說道:“今兒大夥這麼高興,光敬酒可不行!聽說你最近自創了一個‘舞劍江南sytle’的舞蹈,跳起來跟騎著毛驢抽筋似的,在秦朝民間蠻火的,來,給哥們兒幾個表演一下?”
範增說這句話的時候,刻意把“舞劍”二字說得比較重,同時給項莊使了一個眼色,項莊立馬明白了範增的意思。
項莊會意一笑,而後站在大廳中間,抽出寶劍,對著劉邦說道:“劉將軍,軍營中沒有什麼可以取樂的地方,我自創了一個舞劍騎驢舞,今天就表演給您看,也算是給大夥添個樂子!”
劉邦微笑地說道:“好,那就開始吧,思密達。”
項莊慢慢走到劉邦的麵前,說道:“那我就開始了。”
劉邦輕輕點頭。
隻見項莊大喊一聲:“合唱伴奏團準備!”說完,幾十個彪形大漢拿著武器衝了進來,很自覺地排成了一行,麵向劉邦整齊站立。
項莊又喊道:“我數一二三,大家開始唱!”
彪形大漢們異口同聲地喊道:“遵命!”
這時,項莊大喊一聲:“一……二……三,開始!”
這些彪形大漢立刻整齊劃一地唱了起來:“蒼茫的關中是我的愛,綿綿的青山腳下花正開,什麼樣的節奏是最呀最搖擺,什麼樣的歌聲才是最開懷……”
歌聲起來之後,在座的諸位一下high了起來,甚至有個別人實在按耐不住內心熱情與音樂共鳴後帶來的躁動,扔下手裏的酒杯和烤肉,徑自跑到大廳台子上麵的一根一根細鐵柱子前扭了起來,一邊扭一邊還發出陶醉後呻吟的聲音,如果不仔細觀察那黑壓壓的腿毛,其舞姿倒是也頹廢中不乏性感,叛逆中飽含誘惑。
隻見項莊突然把劍指向劉邦,大喊一聲:“歐巴舞劍sytle!”,而後雙腿成馬步蹲襠式,一邊輕輕跳著一邊舉著寶劍向劉邦慢慢移了過去。
正當項莊的劍快要碰到劉邦時,項伯突然衝了出來!此時項伯已經喝得滿臉通紅,卻儼然一副全場最high的樣子,隻見項伯擋在了劉邦的前麵,而後猛然抽出自己的佩劍,瞪大雙眼死死盯著項莊,撕心裂肺地大喊了一聲:“都他媽的給我聽著!”
這時,全場的音樂一下停了,所有正在狂high的人都停下了自己的動作,把視線投向了項伯,燈光師還很識趣地給項伯投了一個聚焦的光圈,一時間全場鴉雀無聲,項伯則是這一刹那間全場焦點之所在,大家都想知道拿著劍和項莊對視而立的項伯到底想要幹什麼。
隻見項伯打了一個酒嗝,然後大喊一聲:“舞劍江南sytle!”隨後便同項莊一起跳了起來,大夥一看,原來這哥們兒是要借著酒勁比試舞技。這一下全場更high了,音樂在剛剛短暫停止兩秒後繼續響起,全場再次陷入了更加癲狂式的狂歡。
項莊哪裏料到突然殺出一個項伯舍身擋在劉邦前麵,但是又無奈於項伯的劍術十分了得,無論項莊如何盡全力強攻,都無法突破項伯周密的防禦,最要命的是,項莊借著昏暗的燈光發現項伯沒有握劍的一隻手呈蘭花指的姿勢,中指和拇指之間似乎還捏著幾根繡花針,一副隨時都會射向自己眼睛的樣子。
項莊平日裏愛看個武俠小說,他猛然意識到,項伯極有可能練了某種可以辟邪的劍譜或者像葵花一樣的寶典,否則不可能劍術如此詭異而高超,於是,項莊便不敢再強攻項伯,隻是勉強維持同項伯的對峙,同時一雙眼睛死死盯著項伯左手蘭花指裏麵藏著的幾根繡花針,以便隨時躲避。
這時張良趁著混亂偷偷溜了出去,他找到了在門口看場子的樊噲。
樊噲連忙樂嗬嗬地打招呼:“張哥,我聽著裏麵挺熱鬧啊,還跳騎驢舞呢!”
張良說:“別提了,現在項莊正假裝拔劍起舞行刺沛公呢!”
樊噲道:“我去!他當我樊噲不存在,是嗎!?”
說完,樊噲拿起劍和盾牌便氣衝衝闖了進去,項羽的衛士想要阻止他,樊噲就用手裏的盾牌硬撞他們,結果衛士們都被撲倒在地,樊噲徑自衝了進去。
樊噲來到大廳後,瞪著一雙大眼睛死死瞪著項羽,頭發向上豎著,因為瞪眼用力過猛,兩邊的眼角都已經裂開。
項羽最容不得別人在他麵前亮肌肉、耍彪悍,見到樊噲如此囂張,便起身問道:“這位兄弟怎麼稱呼呀?”
張良稍後尾隨樊噲來到大廳中間,眼見攔截樊噲未果,便連忙笑嘻嘻地替樊噲解釋道:“稟告項將軍,此人是沛公的保鏢樊噲。”
項羽道:“一看就是個純爺們兒!調酒師,給他調一杯‘廣島之戀’的雞尾酒!”
左右的侍從給樊噲端上一大杯雞尾酒,樊噲拜謝之後,便起身一飲而盡。
項羽又說道:“再給他根豬腿吃!”
侍從們便又拿給他一個豬肘子,樊噲將他的盾牌倒扣在地上,把豬腿放在上麵,拔出劍來邊切邊吃了起來。
項羽就喜歡這種肌肉猛男,大喝道:“壯士,你還能再喝酒嗎?”
樊噲道:“老子連死都不怕,還怕一杯酒嗎?”
項羽道:“我聽壯士好像話裏有話,不妨說出來聽聽,免得憋在心裏委屈!”
樊噲大聲喊道:“秦王的心腸狠如虎狼,致使天下人都反叛他。楚懷王曾與各路將領約定,先打敗秦軍進入鹹陽城的便可在關中稱王,現在我大哥沛公最先擊潰秦軍進入鹹陽,毫毛般微小的東西連一指頭都不敢碰,而後便立即率軍返回霸上等待您的到來,如此勞苦功高,您非但不給予封賞,還聽信小人讒言動了殺機!如果今天沛公死在這裏,項將軍你這就是在重蹈秦朝滅亡的覆轍!我將和全天下的英雄好漢一起鄙視你!”說完,樊噲伸出右手的大拇指,向下狠狠點了兩下。
項羽無言以對,稍稍沉默後,說道:“這位壯士不要輕易聽信謠言,你先入座。”
樊噲於是和張良一起找地方坐了下來。
這時,劉邦起身要去上廁所,張良對樊噲附耳幾句之後,樊噲趁機跟著劉邦一同走了出來。兩人來到廁所門口,樊噲低聲同劉邦說道:“張良告訴我,隻要有機會咱倆就趕緊逃走!”
劉邦先是一愣,而後說道:“我現在出來,沒有告辭,如果就這樣逃走,可就和項羽撕破臉了。”
樊噲道:“現在人家好比是屠刀和砧板,我們則是魚肉,還他媽的告個鳥辭啊?張良說了,保命要緊,後麵的他來替你搞定!”
劉邦驚訝地說道:“你說張良是不是上帝故意化身為人專門來幫我的啊!”
樊噲說道:“別扯淡了,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這個世界是唯物的。大哥,咱能先走嗎?弟弟我答應你在路上陪你好好聊聊哲學和宗教,行嗎?”說完,樊噲拉起劉邦就跑了。
話說,這鴻門與霸上相距約四十裏,劉邦放棄前來赴宴時所帶的全部隨行車馬,抽身獨自騎馬而行,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個鐵杆部下則手拿劍和盾,跟在後麵一路小跑,當然,如果仔細觀察一下你就會發現,除了樊噲之外,其餘三個人都在低著腦袋慢跑,隻有樊噲邊跑邊和前方騎在馬上的劉邦饒有興致地討論什麼“物質雖然決定意識,但是意識也對物質有反作用”之類的話題,可見,樊噲真是個對大哥劉邦言出必行的好兄弟。不久,哲學話題聊完了,劉邦等人也抄小路安全回到了霸上。
張良心裏盤算著劉邦已經走遠,起身說道:“稟告項將軍和範增軍師,沛公因為不勝酒力,無法前來告辭,特命令我張良捧上白璧一雙,並以連拜兩次的隆重禮節敬獻給將軍您,另有大玉杯一雙,敬呈給範軍師。”
項羽問道:“沛公現在哪裏呀?”
張良道:“嗨,別提了,沛公這個人膽小,他聽說您有要責備他的意思,便偷偷獨自離去,我估計現在已經回到霸上軍營裏了。”
項羽一聽,便鄙視地大笑起來,稍後便很爽快地接受了張良的禮物。
等到宴會散了之後,範增抽出寶劍便將張良贈送的玉杯砍碎了,邊砍邊大聲歎息道:“唉,項羽後麵可就再也殺不了劉邦啦!奪取天下的人,必定是這劉邦!唉……”
在這裏問大家一個問題:劉邦回到軍中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
相信有心的讀者會給出正確的答案——當然是殺掉曹無傷!
以上就是所謂的“鴻門宴”。
當然,玩笑歸玩笑,“鴻門宴”還是很值得我們去認真嚴肅地研究一番的,因為這一段故事在曆史上太有名了,而且也是古往今來人們點評項羽時必然不可繞過的一個曆史事件。
“鴻門宴”事件反應出項羽性格中的很多方麵,讀者朋友們一定要以項羽為教訓,在自己的現實工作和生活中不走彎路,這才是我們去剖析項羽的唯一意義,畢竟大家都已經過了讀小人書時僅僅靠故事情節過癮的年齡段了。
好,那就我們直接進入主題。
首先,項羽這個人似乎對別人的示弱和拍馬屁沒有抗體,別人隻要是在他麵前低三下四地表示一下崇拜或者說一些讚揚的話,他就全部信以為真並照單全收,這其實正是別人得以打敗他的一個切入點。對比項羽,不知道讀者您是否也是這樣的人呢?
古往今來,“拍馬屁”這種行為可謂是貫穿了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的任何一段曆史之中,隻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馬屁精,隻要有領導的地方就會有馬屁的聲音和拍出來的馬屁的濃鬱味道。對於絕大多數現實中的職場人士,他每一天有兩樣東西是不能錯過的,那便是回家的末班車和盡情享受每一刻被拍馬屁的機會。
“拍馬屁”和蟑螂倒是很相似,因為二者具有如下幾個共同點:
第一,曆史源遠流長,自打有人類族群開始就有拍馬屁這種行為,當然也就有蟑螂了,而且據說蟑螂的生命史比人類還長。
第二,看上去讓人覺得惡心。
第三,生命力旺盛,在社會和生活中想徹底杜絕掉是絕對不可能的,隻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拍馬屁”的,當然,也就會有蟑螂。
第四,二者都屬於見不得光的東西,越是大個的蟑螂越是隱藏在陰暗的角落,同樣,越是高級的馬屁,越是拍得隱蔽,不易被外人所察覺,無形之中就把好聽的話以旁敲側擊和曲線救國的方式送到了領導的耳朵裏。
當然,故事中項伯和劉邦對項羽所拍的馬屁都是沒啥技巧性的,無非就是挑一些好聽的話說給他聽而已,即使是這樣,項羽依然還是飄了,如果曆史上所說的項羽強壯到可以輕易舉起一個大銅鼎是事實的話,那麼放到現在,他對禽流感的抵抗力應該是遠遠大於對被拍馬屁的抵抗力。
對“拍馬屁”沒有抵抗力的人,其本質上是自卑心理比較嚴重的人,因為他們過於缺乏別人對他的肯定,稍微有幾個人虛情假意地對他們說幾句好話,聽了之後心裏就特美。
筆者鬥膽猜測,項羽就是這樣的人,因為項羽是一個特別有棱角,屬於攻擊性人格的人,而現實生活中越是這樣的人其內心往往越缺少關愛。
其次,項羽剛愎自用,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老覺得自己是正確的,這一點倒是和劉邦形成了鮮明對比。鴻門宴上,如果他最終采納範增的意見直接把劉邦殺死,恐怕他也就真的會成為一個新的朝代的開拓者,對比一下劉邦,前麵也講過,殺入秦朝皇宮之後,當時他是多麼想要留下來和秦朝宮殿裏的美女們一起睡,最後硬是被張良和樊噲勸了回去,而且之前劉邦多次在關鍵時刻采納張良的意見並因此而收獲頗豐。
總之,項羽堅持了自我,但是失去了很多,而劉邦及時采納別人意見修正自我,雖然接納意見的時候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卻收獲了很多。
我們經常把“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掛在嘴上,在這裏,劉邦和項羽兩位英雄又何嚐不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在此,筆者先提醒讀者朋友,是否還記得劉邦當初從秦朝皇宮退回霸上之後,對老百姓搞了一個演講,而也正是在這個演講之後,劉邦的偉大形象才真正地深入廣大人心,一時間讓他成為群眾心目中真正的關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