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儒蔡邑(1 / 2)

呂布和曹性他們來到九原城,隻見百姓們麵色惶恐,不安的情緒在蔓延。呂布在心裏歎了一句,戰爭,苦的還是百姓啊。收起心思,直奔守將府。

呂布交代了許豹和侯成幾句,就和曹性來到守將府,隻見一個文士坐在首位,守將曹彬也坐在一邊,相談甚歡。呂布和曹性都是一愣,隻見這個文士四十多歲,留著漂亮的胡須,雖然衣服破舊,但卻遮不住一身的傲骨。從容不迫,儒雅之氣散發出來。讓人一看就知道有著大學問的人。曹性也在疑惑,叔父以前沒認識這樣的文士啊,怎麼看著叔父對他還很恭敬,自己才去尋找呂布一會兒,難道就認識了這麼一個人了。

這時曹彬也看到了呂布和曹性,眼睛一亮,想不到侄子才去了幾個時辰,就將呂布給尋來了。臉上閃過欣喜之色,急忙站起來說道:“呂兄弟,你來了!快!快!快進來。”

呂布一拱手,說道:“參見將軍!”

“哎呀!別客氣別客氣!想不到呂兄弟這麼快就來了,這是九原之幸啊!”曹彬急忙將呂布扶起來。

“呂布本來就是九原人氏,現在故土遭難,呂布怎麼不會趕來呢!將軍叫我奉先就可以了。”呂布也謙虛的說道。

“嗬嗬!好!好!能來就好!那我就叫你奉先了,奉先,來我給你來介紹一下,這位是當代大儒,蔡邑蔡大家!”曹彬說著將呂布領到位置上,將坐在上首位的文士介紹起來。

呂布心中一震,蔡邑?竟然是蔡邑!急忙躬身道:“原來是蔡大家!小子呂布有禮了。”

呂布對這位當代大儒還是很尊敬的,這位東漢的辭賦家、散文家、書法家。蔡邑字伯喈。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博學多識,擅長辭章,並精通音律,漢靈帝熹平四年(175年),曾上奏請求正定儒家的《六經》文字,蔡邕自寫經文,刻碑石立於太學門外,世稱“熹平石經”。光和元年,也就是三年前,向靈帝上書彈劾宦官和外戚幹政,被陷害流放到並州的朔方郡。

呂布心中疑惑,這蔡邑不是在朔方郡嗎?怎麼來到來到九原了!不知道那有名的大才女蔡琰有沒有來。

蔡邑也站了起來,回答道:“蔡邑隻是帶罪之身,當不得什麼大儒,呂公子的大名在並州可是如雷貫耳啊,今日一見,果然是少年英雄!並州戰神,果然是名不虛傳!”

呂布臉上一熱,想不到蔡邑遠在朔方也聽說過自己的事跡,趕忙說道:“呂布不過一介武夫,當不得蔡大家如此稱讚。”

蔡邑搖搖頭,說道:“亂世將起,也得靠你們這些武人保家衛國啊!隻恨蔡某武力有限,不能多殺些異族!”說著摸了摸隨身的佩劍。

呂布心中生出一絲欽佩,大漢的文士可不像明朝時隻會些之乎者也,手無縛雞之力。這個時代的文士大都專研君子六藝,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中的‘射’,射箭就是習武,弓箭是最厲害的武器,可以殺人於百步之外。“射”,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武力,顯示了國家的強大,這個時代,不會射箭、不習武的男人都找不到老婆。當然這不能和戰場上廝殺的武將們相比。

這時曹彬插話道:“蔡大家是聽聞九原縣令跑了,恰好來到九原城,來幫安撫百姓們。”

“好好!那有勞蔡大家了,若百姓們都亂了,那可就麻煩了。”呂布急忙說道,進城時百姓們的神色他也看到了。

“好說好說!本來就在分內之事!但和鮮卑人交戰,就交給將軍和將士們了。”蔡邑也拱手道。

“好!曹性!你帶著軍士們和蔡大家去安撫百姓吧!我和奉先商量一下軍事!”說著向蔡邑一拱手,對曹性命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