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崗寨聚義大廳裏燈火通明,各路豪傑與義軍首領圍著一張長長的案桌坐下,案桌上擺滿了各色山珍野味,每一個人麵前的碗裏都斟滿了酒。
長桌盡頭的首席位上,並排坐著翟讓與李密。李密來到瓦崗寨的時間不長,就與寨主並肩首坐,足以看來,他在瓦崗寨的地位絕非一般以及各路豪傑對他的看重。
而此刻的翟讓紅光滿麵,神采飛揚,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這才幾天工夫,各路首領就甘心聚在瓦崗旗下,義軍勢力擴充了十幾倍。這都是李密的功勞。
翟讓曾做過洛陽法司,因坐罪判斬,行刑前夜被獄卒私放,僥幸逃脫,才亡命東郡,在瓦崗寨舉了義旗造反,聚眾不過一萬。當李密從淮陽村連夜逃奔,來到瓦崗寨時,翟讓並沒把他放在眼裏。他知道李密也是犯了死罪,被朝廷四處追緝,在外麵混不下去了,投奔到自己門下不過是找個吃飯活命的地方。就說:“你就留在這裏吧,有我一天,就有你的三頓。”
李密卻說:“翟將軍錯了。李密是慕名而來,與將軍共舉大事的。如果僅僅為了糊口,我可以另謀別處!”
翟讓說:“李公公胸懷大誌,翟讓佩服。可是說說容易,瓦崗寨萬餘人馬,眼下溫飽都難以為繼,還能圖何大事!”
李密說:“衣食不保,是因瓦崗寨地處東郡,而東郡又正是翟將軍家鄉。父老鄉親不宜侵掠。滎陽、梁郡兩地距瓦崗不遠,近鄰運河,商旅貨船往返不斷。將軍為何不去那裏攔截商船漕運,一定足以供給軍需。”
翟讓覺得這的確是個好主意,當即派了一隊人馬去滎陽運河上千了一把,果然劫獲了大量軍資錢糧,軍中士氣為之大振。翟讓對李密也有些另眼相看了,就問他:
“李公還有什麼妙計良策?”
李密說:“我覺得將軍當有更大的誌向。劉邦、項羽原本都是布衣,後來成為帝王。當今皇上昏庸無道,荒淫糜爛,致使天下民怨鼎沸,這正是劉項奮起之機。以將軍的雄才大略,應為首領,誅滅暴虐,取而代之!”
翟讓不以為然,說:“我們雖說是舉旗造反,其實都是些流民草寇,不過苟且偷生罷了。你說的那個大事業,不是我們能幹的。再說,就憑我手下這萬把口子人……”
“人少並不足為慮。如今四方各地有許多舉旗義士,但也多為小股,散兵遊勇,孤掌難鳴。李密願奔走於各部義軍之間,遊說奪取天下的大計,將四方義軍聯合起來,這力量定是所向披靡!”
翟讓這時才看出李密肚子裏還真有貨色,卻也將信將疑:人家各自占山為王,誰能聽你的?不過既然李密毛遂自薦,不妨讓他去試一試。於是就派李密出寨遊說各部義軍。
李密剛走不幾天,就有一個叫李玄英的人投到瓦崗寨門上來,指名道姓要見李密。翟讓將李玄英召到廳裏,問:
“你與李公是何交情?”
李玄英搖頭說:“我倆從未謀麵。”
翟讓就奇怪了,又問:“既然不認識,你找他有何事?”
李玄英說;“小人願為李公效鞍馬之力!”
“那又是為什麼?”
“翟寨主,小人是從東京洛陽逃出來的。在東京,李密聲名遠揚,都知道他是公卿子弟,曾為蒲山公,有才學而誌高氣遠。近來洛陽城內外有一首民謠廣為流傳,民謠唱的是:‘桃李子,皇後繞揚州,宛轉花園裏。勿浪語,誰道許。’寨主,民謠實為讖言,桃李子,就是逃亡的李氏之子;皇與後是指國君;宛轉花園裏,是說天子此去揚州杳無還日,將傾於溝壑;勿浪語,誰道許,即指密,李氏之子就是李密!”
翟讓被李玄英說得心動:“難道說,李密真是一位能得天下的大才?”
“寨主,”李玄英又說,“俗語說王者不死。李密再三遇險,卻能屢屢獲救,豈不是王者之運麼?”
這一番頗有方家術士意味的語言,使翟讓也覺得有些神神道道了。他讓李玄英退下,派人叫來了軍師賈雄。
賈雄略通陰陽之術,深得翟讓信任,拜他為軍師。但翟讓還不清楚,此時賈雄與李密已結為好友了。李密來到瓦崗寨以後,一眼就看出賈雄是個可用的人才,便主動與他結交,隨後又鼓動他用術數去說服翟讓奪取天下。賈雄答應了,但一直沒找到最恰當的時機。這回,機會來了。
翟讓召來賈雄,跟他講了李玄英所說的民謠讖言,又說了李密欲奪天下之計,讓賈雄占測一下成敗凶吉。
賈雄閉目沉思半天,說:“吉不可言,大計必成!”
翟讓說:“看來是天意如此了。”
賈雄點頭說:“當然。不過,若是獨立寨主,恐大事難成。如並立李密,定大有希望!”
翟讓還有疑惑,問:“既然如此,李密應當自立門戶,何必來投奔我呢?”
賈雄解釋說:“寨主,凡事都是相輔相成。李密為蒲山公,他之所以來,是因為寨主姓翟,翟即澤,蒲無澤而不能生,所以必須依托寨主才行!”
翟讓放心了。
一個月後,李密歸來,才有了今天各路首領聚義瓦崗寨的熱鬧場麵。李密也有了與翟讓並坐首位的殊榮。
酒宴的氣氛十分熱烈友好,除了瓦崗寨的首領、軍師和眾將,在坐的還有外黃的王當仁、濟陽的王伯當、韋城的周文舉、雍丘的李公逸、宋城的房玄藻、離狐的徐世勣和潞州的單雄信。他們都對李密的辯才謀略佩服得五體投地,甘願聚集瓦崗寨與之共圖大事。
酒過三巡,翟讓招手示意請諸位首領安靜,說:“諸位將軍,今天大家共聚一堂,同謀大計,是翟讓三生之幸。想來各位與翟讓一樣,論舞槍弄棒還能抵擋過去,要論謀略計策,還得聽蒲山公的。”
在坐的紛紛點頭稱是,拍手叫好。
李密也當仁不讓,站起來說:
“各位將軍,隻因國君無道,連年征討,使得百姓疲困,田園荒蕪。今天我們雖然兵多士眾,但食無倉廩,僅靠劫掠來供應軍食,常苦於不能為繼,而且,長此下去也難得民心。朝廷的洛口倉在滎陽境內,以李密之見,我們以翟將軍為主帥,領各部直取滎陽,攻下那座糧食豐盛的洛口倉,一來可供長期軍需,二來可以賑濟百姓,贏得民心。占據滎陽,養精蓄銳,待兵強馬壯之後,再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