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回 仁貴保駕回長安 媚娘披緇入尼寺(2 / 2)

時京中開試,尚未放榜。太宗病間召李淳風問道:“今歲開科取士,不知狀元係何處人,什麼姓名?”淳風道:“聖天子洪福不淺,今科三鼎甲,乃皆忠直之士,大有裨於社稷,姓名雖知,不便說出,恐泄漏於臣,上帝震怒不淺。乞陛下賜臣於密室寫其姓名籍貫,封固盒中,伺揭榜後開看便知。”太宗叫太監取一個小盒,淳風寫了,封在盒內。太宗又加上一封,藏於櫥中。到了開榜時,太宗取櫥中淳風寫的一對,卻是:狀元狄仁傑,並州太原人;榜眼駱賓王,婺州義烏人;探花李日知,鄭州滎陽人。不勝駭異,始信淳風所言非誑,讖數之言必準。因思:“今已大病如此,何苦留此餘孽,為禍後人。”便對武才人道:“外廷物議,說你姓武,應圖讖你將何以自處?”武才人跪下泣道:“妾事皇上有年,未嚐有過。今皇上無故置妾於死,使妾含恨九泉,何以瞑目。望皇上以好生為心,使妾披剃入空門,長齋拜佛,以祝聖躬,以修來世,垂恩不朽。”說罷大慟。太宗心上原不想殺她,今見她肯削發為尼,不勝大喜道:“你肯為尼,亦是萬幸的事,宮中所有,快即收拾回家,見父母一麵,隨即來京,賜於感業寺削發為尼。”武才人謝恩,領親隨宮娥小喜出宮。

武士蒦聞知媚娘要出宮這個消息,即差人迎接。不多幾日,接到家中,與楊氏母親見了,大家痛哭一常哭畢,媚娘與家人各各拜見。媚娘道:“聞得父親過繼個三思侄兒,怎麼不見?”楊氏道:“今日是朋友招他去會文。”媚娘道:“我忘記今年幾歲了?”楊氏道:“今年十五歲了,龐兒卻好,但不知他胸中所學何如?”不多時三思吃得半醉回來。楊氏道:“三思,你姑娘回來了,快來拜見。”媚娘抬頭一看,見三思生得唇紅齒白,目秀眉清,即叫小喜上前與三思見了禮。三思道:“姑娘在宮中受用得緊,為什麼朝廷輕信那廷臣之議,把姑娘退出宮來,卻教去削發為尼,這皇帝也算無情。”媚娘聞言,不覺淚下。少頃,大家吃了夜飯。三思見楊氏與小喜走開,即近媚娘身邊帶醉笑道:“姑娘你好股青絲細發,日後怎舍得剃下來。”媚娘見三思年紀雖小,龐兒俊俏,一把摟在懷裏。三思道:“姑娘睡在哪裏?”媚娘道:“就在母親房內。”三思道:“我有許多話要問姑娘,我今夜陪姑娘睡了罷。”媚娘道:“有話待我母親睡著了,你進房來說。”三思道:“如此,切記不要閂了門。”媚娘點頭。

那夜三思伺父母睡著,悄悄挨進媚娘房中,成了鶉鵲之亂。

過了幾日,武士蒦恐怕弄出事來,隻得打發媚娘、小喜出門,大家灑淚而別。在路行了幾日,到了感業寺。那庵主法號長明,出來迎接媚娘、小喜進去。見媚娘千嬌百媚,又見小喜豐姿綽約,皆不是安靜的人,如何出得家。領到佛堂,四個徒弟動了響器,長明叫媚娘參了佛,便與她剃了發,小喜也改了打扮,各人下來見禮。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