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裏,西寧仍然酣睡著。
這正是黎明前的時刻,天特別黑暗,我和旅伴們互相呼應著,黑摸地攀上了卡車,出發了。
可愛的司機,他把車燈打得特別亮。雖然,車裏黑糊糊的,可是,我們有著這一道明亮的燈光,心裏就覺得舒暢多了。
車燈劃出了一條銀色的道路。我們看得見前進的方向,聽得見白楊的細語聲。嗬,高原的白楊,你難道沒有睡眠嗎?你這麼早醒來,就在低唱,莫非喜歡遠征的司機和旅客們?你這麼早醒來,就在低吟,莫非召喚著黎明,以在黎明升起的時候,唱起更豪壯的歌?
處在黎明的前夜,傾聽著白楊的細語聲,我的心裏湧起了一陣海潮。這已經多久多久了,我總算懷著渴望,今天就要踏進柴達木盆地了。我曉得,這時候,車燈向前探索的道路,是一條充滿著美麗、奇趣和英雄的道路。可是,為什麼當黎明在高原的天際升起的時候,我的眼睛覺得潮濕,我在想望些什麼,希冀些什麼?這不是祖國的黎明嗎,多好的高原的黎明嗬!
黎明迎著高原的寒風來到了。
黎明沿著青藏公路奔走著。黎明披著曙色彩衣,邁開了大步,喚醒了雄鷹、雀鳥,喚醒了高山、大地。於是,高原的一切昂起了頭,活躍起來了。
八月,高原的麥子黃了,菜子花兒開了,青稞隨著晨風,掀起一條條波紋,向遠山飄然而去。在曙色裏,高原是一個金黃的天地。
卡車衝著晨風駛行著。
旅伴們在清爽的早晨,精神煥發,擠在一起,開始了詢問,談樂,這一行旅伴,多色多樣,有穿著虎皮貼邊的紫紅色皮衣的藏族兄弟,有戴著白帽穿著黑色長袍的回族兄弟。這幾個淳樸的農民,是到察漢烏蘇農場去的;這幾個身強力壯的工匠,是到茶卡做木工活的;這裏有挖鹽的、掏炭的、修路的和放牧的,這裏有到格爾木、大柴旦、茫崖和昆侖山去的……這裏,不要太多的詢問,除了四個回拉薩的藏民,大夥都是到柴達木盆地去的,隻是工作崗位不同而已。和這些旅伴們在一起,我覺得格外貼近。
太陽出來了。天氣變得暖和了。
我們的卡車駛過了湟源縣城,向海藏咽喉――日月山奔去了。
這是一座真正巍峨、峻峭的山,多麼難以攀登的山嗬!向上爬,險要極了。在山腰間,車子好像直立起來似的,頭朝著天,鼓著全身的力氣,一麵吼叫著,一麵向上衝去。從下到上,大約有一個多鍾頭,車子才爬上了山頂。
我看見,山頂路邊上,豎立著一根長方形的石碑,上麵刻著三個紅色大字:日月山。嗬,日月山,多麼雄壯炫目的名字!抬頭望去,天空湛藍、低矮,給人以奇異和壓抑的感覺。而飄浮在山頂上的白雲,好像一條條銀色的小河,又好像一團團純白的花朵,隻要伸出手去,就可以摘過來似的。一座峻峭、奇特的山,真不愧日月山的稱號。
日月山是海藏咽喉,又是農牧區的分水線。向東看,眼前是農舍、湟水、麥田、青稞和菜子花;向西看,眼前是崇山峻嶺,是綠色一片,是茫茫無邊的草原。在這八月的高原上,遠望起來,一邊是金色的天地,一邊是綠色的天地,繪成了一幅奇觀的畫麵。千百年來,青藏高原上的各族人民,就在日月山上出入,就在日月山兩麵,以不同的生活方式,耕田種地,打獵放牧,和大自然進行著鬥爭,創造著財富、奇跡。千百年來,這日月山上曾經走過了多少虔誠的教徒、喇嘛和善歌善舞的各族男女,又曾流傳著多少英雄的故事和美麗的傳說呢。
日月山上有著唐朝文成公主的傳說。人們說,她接受了西藏王子的婚約,從長安乘轎出嫁,西行千裏,來到了這座山。她在這峻峭難行的山上,看見太陽和長安的不一樣,月亮也和長安的不一樣,引起了無限相思。於是,唐太宗為了給女兒消愁,特意鑄造了一輪金日,一輪金月,送上了此山……